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失写症”影响的是文化传承

2014/9/25 9:02:56 点击数: 【字体:

    “400字简历写出24个错别字,重庆大学生面试遭拒。”日前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想到了自己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的尴尬经历。如今,大多数人可以在键盘上敲字如飞,却无法在纸上流畅书写。在电脑时代,“写一手好字”更让人觉得可有可无。新学期伊始,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建民建议,教育部门应提出指导性意见,禁止小学生用电子设备写文字作业,规定高校大学生手写作业比例。

    智能终端、数码设备和信息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人们不需要手写汉字,甚至不需要写出完整的词语和句子,输入法就可以通过联想列出关联选项,动动手指选择即可。在用进废退的自然法则下,社会上不少群体都患上了或轻或重的“失写症”。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贡献给人类文明的第五大发明。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在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强大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创造智慧。

    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化品质的传承就会严重缺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语言文字类节目,节目的火爆程度远远超出预期。这种火爆,表面上看是因为汉字听写对于受众有一定难度,从而调动起参与者求得答案和替别人回答的兴趣,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全社会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

    科技在发展,键盘只会更加普及,一些人的“失写症”可能还会加剧,而汉字书写能力的养成是百年之需,百年大计。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唤醒公众意识,找准文化传承与个人所需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让汉字书写成为大众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养的自觉自愿行动。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推动公众书写,落实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采取在中小学开办书法课、汉字书写进社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全民族书写能力和文化修养水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4-09-2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