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现场出现在节目一开始
“扬州元素”之五亭桥
“扬州元素”之东关街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广电总台摄制出品的8集大型人文系列纪录片《中国大运河》已顺利完成,继今年6月中旬,央视十套播出《中国大运河》特别版上、中、下三集后,记者昨联系摄制组获悉,该纪录片完整版于昨晚开始在江苏公共频道播出,每天播出一集,连播八天。此外,该纪录片完整版还将于7月8日晚10点开始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修改与调整,昨晚播出的该纪录片,一开始就将镜头对准了隋炀帝墓,凸显了扬州在大运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1
8集完整版出炉
为大运河申遗成功送贺礼
昨天下午,《中国大运河》摄制组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他们数十人组成的团队,历时一年多,拍摄了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定位为“真实记录中国大运河历史与今天、创造与传承、命运与抗争、影响与未来的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主题是“它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拍摄该纪录片,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助推大运河申遗。为使节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召开之前播出,摄制组加班加点剪辑了其中与中国大运河申遗有关的三集,于6月10日至12日连续三天抢先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中国大运河》特别版,引起多方关注,观众更加期待早日看到完整版。
经过最近加班加点的后期制作与修改,纪录片《中国大运河》8集完整版终于顺利出炉,可谓是为大运河申遗成功送上一份贺礼。
该纪录片摄制组负责人表示,《中国大运河》把纪录影片与展现中国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创新的结构理念、独特的用镜方式、真实的故事段落串联全片,大气而不失细腻,向世界娓娓道来一个真实、优美而充满传奇的中国运河。
2
第一集昨晚开播
每晚11点,江苏公共频道
据负责人透露,该纪录片完整版将于7月8日开始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每天一集(7月11日因为有特别节目另有安排),8集主题分别为:大地史诗、运河上的帝国、巧夺天工、千年漕运、南来北往、城市脐带、世界的大运河、未完的工程。
昨天下午,记者得到最新消息,从昨晚起,8集大型人文系列纪录片《中国大运河》每晚11点在江苏公共频道播出,连播8天。
昨晚,江苏公共频道播出的是《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集《大地史诗》。摄制组负责人介绍:“在这一集里,我们无法呈现大运河的全貌,我们也无法讲述全部的大运河,这是全部系列的开篇。但我们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以白描手法,凝聚大运河的千年辉煌,讲述大运河的精彩故事,见证大运河的精神遗产。正如我们的主旨词所说的:大运河以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决心和勇气。它是中华民族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无言史诗,是中国人精神上的‘母亲河’,并且将在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到积极的精神支柱的作用。”
3
抢先揭秘
节目一开头先聚焦隋炀帝墓
其实,《大地史诗》这一集曾于6月10日晚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中播出过,但是,昨晚记者在收看节目时,和不少细心的市民一样有“新发现”,节目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与调整,更能感觉到扬州这座与中国大运河息息相关的城市,在这部纪录片中所占的分量之重。
昨晚的节目一开始,就将镜头聚焦去年轰动全国的隋炀帝墓:“2013年春天,在琼花的故乡扬州,一个建筑工地里,无意间发现了两处墓葬,其中一处包括墓室、耳室和甬道。这样的墓室在有经验的考古人员眼里只能算是个中小规模的古代墓室。但同时出土的墓志石碑,却爆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在这个荒落寒酸的墓室里,掩埋的正是中国大运河的最初缔造者——隋炀帝杨广。2013年11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确认了这个千古之谜……”
除了开篇聚焦隋炀帝,昨晚播出的《大地史诗》中,还包含了诸多扬州元素,如五亭桥、东关街、扬州盐商会馆、古邗沟、扬州美食等。
肯定了隋炀帝的魄力与眼界
当然,节目中也“纠正”了民间传说,肯定了隋炀帝对大运河所作的贡献。
“回望历史风云,有些帝王的功绩仅仅属于一个王朝;而有的,则属于一个民族的千秋万代。隋炀帝杨广开创了科举制度,之后的一千多年,这一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准则;隋炀帝开挖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水道工程,中国人也由此开始了跨越千年的宏大工程。这是一个帝王的魄力与眼界。”
释疑
以隋炀帝陵开篇 突出扬州地位
之前在节目中途播出的隋炀帝,此次在完整版中,为何开篇即亮相?记者联系了该纪录片摄制组负责人,他解释称,经过修改和完善,昨晚开播的纪录片《中国大运河》开头以隋炀帝陵开始,节目结构顺序的调整,也是为了突出扬州在大运河发展沿革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该纪录片的顾问,原扬州市申遗办主任顾风告诉记者,他也特别留意了6月中旬央视播出的节目,并也提出了一些完善节目的修改意见,摄制组最近也根据顾风的意见对隋唐运河的河段进行了修改,并且融合了顾风对节目中细节方面的意见,使节目内容更趋完美。记者 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