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世遗专家:遗产地原住民应从使用者转向守护者

2014/6/5 9:56:27 点击数: 【字体:

 

  “如果仅仅作为‘使用者’,遗产地地方政府对社区采取强硬的管理,原住民对遗产的价值认知反倒不足;如果作为‘守护者’,他们将提高认知,与政府的关系也变为了相互合作。”4日在云南石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系列论坛上,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峰提出,为更好协调遗产保护与社区繁荣之间的关系,遗产地原住民的角色应从“使用者”转向“守护者”,这一论断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

  世界遗产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存地,也是进行文化传播、大众科普教育的实践场所,更是当地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因其多元的属性和多样的利益相关者,相应有了多重保护和发展诉求。旅游产业作为一种遗产利用模式,为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和社会关注,同时也为遗产地保护工作中多种关系的协调带来了挑战。

  “目前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旅游被看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唯一解决途径,并被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社区似乎成为了遗产的‘威胁’。”宋峰称,遗产地中的居民遍布于所有遗产地,他们也成为提供地方旅游服务的主体。但是,房屋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成为地方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损失。宋峰提出,政府应转移支付,并对社区居民进行能力培训,以弥补地方社区在遗产保护中的损失;而地方社区也应当主动转变观念:从“使用者”转向“守护者”;同时,国家层面也需要提供权衡和平衡。

  在世界上首个“人与建筑联合保护”的案例地,意大利博洛尼亚历史城镇保护中,政府帮助地方社区成为遗产的“守护者”。不仅保护了原有的城市生活质量,也科学地利用公共住房基金来保护历史环境和改善居住条件,各层面规划均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这些做法使得博洛尼亚成为了混合有现代生活的历史城镇。而在瑞士铁力士山,以旅游补贴农业,农民用滑雪收入对农地进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山地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地方社区将教育、科研、交流等功能与现有旅游功能进行结合,原住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改变人们的想法是非常困难的,把社区居民加入到遗产保护中来也就成功了一半。通过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当地居民产生互信,让他们介入到遗产保护的决策中来,让大家看到改变带来的益处,主动的意识和主人公意识便会增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就得到了培养和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专家彼得·奥登说,社区居民的态度对遗产保护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上有成功的案例,一旦合作互信的关系建立,政府完全把遗产保护责任下放到社区,这竟成了完美的解决方法。“社区居民不再是参与者和被动受益者,而是家园主人,对自己和下一代负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责任。”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2014-06-05)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