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欧洲广为流行的艺术风格,罗马作为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也成为17世纪意大利和欧洲的艺术中心。
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呈现了50件(套)17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走进展厅,一幅幅经典画作在时空里敞开,一座座精美雕像在视线中定焦,观众们不由自主地在巴洛克艺术的浪漫中走近17世纪的古都罗马。
品味巴洛克的自然与浪漫
此次“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是中意双方历时一年精心筹备的艺术盛宴,分为“走向巴洛克及其自然主义的表现”“巴洛克雕塑”和“巴洛克绘画”三个部分,力图呈现17世纪的罗马艺术全景。
16世纪末的罗马诞生了卡拉奇和卡拉瓦乔两位艺术大师。以卡拉奇、卡拉瓦乔及其弟子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为17世纪蓬勃发展的巴洛克艺术奠定了基础。不过,这两位大师的作品要到7月底展品更换时才能见到。目前展览的第一部分,呈现的主要是与其艺术风格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一幅名为《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的作品引起记者注意。它的作者是本次展览中仅有的女性——简蒂莱斯基。展出的这件作品除了背后若隐若现的风琴外,画面背景中的一切都藏匿在暗影之中,凸显了弹鲁特琴的女子形象,仿佛她正在进行一场与上帝间的对话,宁静祥和。
17世纪,与之前最受欢迎和普及面最广的绘画艺术相比,雕塑在罗马艺术中占据了上风,并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展览的第二部分,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的《玛利亚·拉齐修女纪念碑样稿》《阿维拉的圣特雷萨脸像》等一系列雕塑作品,“绊住”了大量观众的脚步。7月底换展品后,观众还将欣赏到贝尼尼的代表作——大理石雕塑《救世主半身像》。与贝尼尼同时代其他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也以对人物特质进行细腻准确地捕捉而令人赞叹。
遗憾的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雕塑作品没办法进行展出。正如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司长布齐女士所说:“我们一些宫殿前的雕像和天顶画是没办法搬运过来的,但是它们真的很美,很有特色,希望中国观众在参观此次展览之后,能有机会去探索发现那些藏于古老意大利城镇中的美,真正走近她。”
或许是为了弥补些许遗憾,展览的第三部分中,观众可以欣赏到科尔托纳为巴贝里尼宫绘制的天顶壁画样稿——《乌尔班八世的颂赞(样稿)》。同一展厅里,如果走近巴奇乔创作于1669年的《自画像》,观众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暗红色天鹅绒缎的帽子和立体精致的碎宝石,以及有着优雅暗纹的柔软皮草。还有布兰迪《醉酒的诺亚》和《罗得和女儿们》等,都以其精细优美和颇具舞台戏剧感的风格成为17世纪巴洛克绘画的象征之作。
感受大师们的脉动
展览主办者在灯光安排、展厅布局、展线规划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努力营造着17世纪罗马的艺术氛围。观众在一个导赏圆厅中概略了解巴洛克艺术史后,便可以步入三个分隔又连通着的分展厅。雅致的灯光中,人们仿若置身17世纪的西方画廊。展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的参观者在1000人以上,密度不是太大,观众可以较为充分地欣赏每一件展品。
普桑的《奥维德的凯旋》,又名《诗人的凯旋》,主角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是普桑关于古典题材的作品。蓝色的天幕下,林中一群小天使围绕在诗人的周围,诗人举起右臂,其左手支撑在书册上,看起来正要说什么,画布的右下角两个小天使正用半裸半躺的女神的乳汁打磨爱情之箭。一位观者在这幅作品前驻足良久。他指着画作道:“遮盖女神下半身的蓝色帷幕和林中缠绕着的红色布帘。还有一些细节,像树林里冒出来的潘神脑袋,天使放的焰火和玩弄的球体等等,都刻画得很细腻。”
三三两两聚集着的人群中,轻声讨论交流观赏经验的并不少见。一名边看边在本子上做笔记的女学生引起了记者注意。她腼腆地说自己对外国艺术史很感兴趣,当被问到最喜欢哪件展品的时候,她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带记者走到贝尼尼的《阿维拉的圣特雷萨脸像》前,“我最喜欢这个雕像,虽然看起来造型简单,但它跟展出的其他雕塑都不一样,多么生动的肉感啊,仿佛让人感受到有温度的脸庞和细腻的皮肤,很打动我”。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通讯员 李采月 本文图片均为本报通讯员赵骄健摄)(原标题:国家博物馆开新展:走近古罗马触摸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