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

2014/5/21 15:07:12 点击数: 【字体:

 

“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高清图像采集。

  2013年2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式启动以来,普查进展如何,工作中又有哪些困难?记者日前走进重庆、四川,对普查工作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普查工作正全面展开

  当记者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库房内采访时,工作人员正在对馆内保存的古墨进行仔细地辨识、核对、登记等工作。据重庆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10月,重庆市已完成调查摸底阶段,全市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系统,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系统,档案系统及其他四大类、共26104家国有单位,摸排统计文物195万余件(套)。

  据重庆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黄宇星介绍,重庆市的经验是将文物普查与博物馆新馆建设相结合,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为构建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展示利用体系提供资源依托和实物支撑;将文物普查与保护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通过开展文物普查抗战文物资源专项调查,为抗战文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条件;将文物普查与数字博物馆建设相结合,以文物普查信息化、数字化为契机,全面助推数字化、智慧化博物馆建设,构建全市文物信息的“云时代”。

  从2013年7月到11月,四川省组织开展了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工作,全省共调查国有单位63419家,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此项工作任务。经国有单位申报、各级普查办初步统计,四川省符合此次普查认定范围的文物数量共176万件(套)。

  四川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告诉记者,四川博物院已清理完毕旧藏古钱币7万余枚,旧藏铜佛像3000多件,并开始着手清理一批旧藏拟处理品。阿坝州文物管理所在进行清库工作时,发现一批于上世纪80年代收藏的古籍善本。此类古籍存世极少,在阿坝州乃至四川省都极为罕见,对于研究当时的科考制度、历史人物、刻印装订技术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信息登录平台即将上线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告诉记者,目前普查整体呈现良好局面,中央、省、市、县四级普查领导和组织体系建立,各级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系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员队伍建设基本完成,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普查办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全年共培训近7万人;目前全国已申报普查员24930名,实行统一登记,持证上岗,分级管理。全国基本落实省级普查经费,大部分地市普查经费也已到位。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基本完成,各省(区、市)逐步启动文物认定工作。

  记者从日前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4年省级普查办公室主任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即将上线运行。

  “为了实现普查国情国力分析、登录机制建设、公众服务三大目标,国家文物局按照‘统一平台、联网直报、一次入库、分级审核、动态管理’的技术路线,开发建设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宋新潮表示,平台包括文物信息登录、工作管理、数据交换、社会服务和综合管理5个子系统,为文物收藏单位实现文物信息数字化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加强本地区文物管理提供统一途径。

  据了解,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和模块已基本完善,即将正式上线运行。平台不仅服务于本次普查登录、审核文物信息,还将在普查结束后继续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作用。“平台不仅让普查成为‘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更是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动管理创新,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有力保障。”宋新潮说。

  系统外单位仍是难点

  “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累的是身体,可移动文物普查累的是心。”重庆江津区一位普查员对记者坦言,由于这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涉及文物系统外的众多国有单位,尽管普查明确规定不改变现在文物的保管现状和所属权,但不少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对普查并不配合。“尽管宣布了普查不改变文物权属,但人家还是担心,你即使不拿去,将来自己的处置权也会受到限制。”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这位队员的说法:在普查试点地区,粗略统计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有文物的占10%;如今经过正式调查摸底,全国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有文物的只占1.5%。而《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阶段性工作报告》也显示,“全市26104家国有单位,反馈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共238家,占全市国有单位总量的0.9117%。其中国有企业4895家,反馈收藏有文物的11家。”

  人员不足,也是各家单位普遍面临的困难。“我们已经清点了10多天了,总共才完成了不到1000件文物的普查工作,而且还没有进行高清图像采集工作。”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副主任梁冠男说,相对于馆藏的20余万件文物,特别是部分从未清点、登记的文物来说,目前的进度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人员的短缺确实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把退休的原藏品部主任、副主任都请回来参加普查工作,但人手还是很紧张,以目前的进度,想按时完成普查工作,难度很大。”她说。

  普查中发现的众多文物的保护问题,也引发不少担忧。“学校在古籍图书普查中,发现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古籍。” 重庆市江津区聚奎中学校长何事忠告诉记者,该校在普查中发现的1889年版的《古今图书集成》2套、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毛边线印刷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1套、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线装《四库备要》1套、刻印于清乾隆时期的《汉魏丛书》1套等。“但是这些书籍的保存现状令人担忧,学校目前的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纸质文物的保护经验和技术;同时学校也受经费等因素制约,缺乏古籍存放的环境和设施,文物保存环境无法满足恒温恒湿、防虫防尘的要求。”他担忧地表示,可能再过几年,这批珍贵的文物就要永远地消失了。(原标题:“永不落幕”的系统工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05-20)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