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到来,民间以“祭祀、扫墓、郊游”等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也随之而至。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清明节起源于周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缅怀先贤,历代沿袭逐渐演变为以祭拜扫墓、郊游踏青等活动内容为主题的一个传统节日,孕育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这种民俗活动,既能表达对祖先、圣贤奉献牺牲功德的缅怀、尊敬、哀思之意,又能体现生者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珍惜、尊重与向往之情,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美德的完美体现。对此圣人孔子给予了最为精确的诠释:“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说的就是这种传统文化及美德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因此,过清明节就意味着既要传承清明节的传统美德,又要诠释清明节的现代文明内涵。
从个人层面讲,“德为人之本,孝为德之先”,祭祖扫墓,缅怀逝者是提倡孝敬美德的直接体现,需要我们从清明节日的深层内涵去理解实行。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对逝者追思的精神内涵要远大于物质祭品的外在仪式。因此,在清明期间一柱清香、一杯水酒、一束鲜花,静心哀思足以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和敬仰之情,也能诠释生者对生活的期望、珍惜和反思。如若过度追求祭品祭礼的奢侈和陵墓的豪华,则直接造成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盲目攀比的低俗社会风气,那则是从根本上违背了清明节日的本质文明内涵。况且孝德的本质内涵在于心行合一,早在古代就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孝心孝行之举。同时还有孔子与弟子关于孝的论述,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更是明确指出孝德之举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还要有养父母之心,更要有养父母之志。因此,相对于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现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多行孝举,长存孝心,让父母在有生之年能经常感受到家有儿女的天伦之乐和亲情温暖,则是最大的孝德。而不是在事后以盛大的祭礼、丰厚的祭品来弥补自己的愧疚之心。
从社会层面讲,清明节日,抚今追昔,缅怀圣贤,祭拜英烈,能弘扬浩然社会正气,激发现代人的为国牺牲奉献精神,能促使我们传承优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明。但是,无论是何种单位哪种形式的祭拜,都应庄重严肃,把清明祭拜的深刻真挚情感融化于心,外现于行。切不可把承载深厚文明底蕴的清明祭拜英烈之举,变相为流于形式的公款一日游。因为这有悖于清明节日所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内涵。
从人与自然的层面讲,清明节日,踏青郊游,让人们在享受阳光明媚的同时,更能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春意盎然,进而珍惜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现在的生活。因此,无论是祭扫还是踏青,都是对生命予以思念尊重的直接表现;无论是对人还是对自然,都应给与最充分的尊重,不能只顾一点不顾其余。更进一步来讲,就是要我们爱护环境尊重自然,在节日期间,真正实现文明祭扫,生态出游。不过度焚烧祭品、燃放鞭炮污染环境,不乱丢垃圾、攀折花木破坏生态。对生命和自然给予最充分的尊重和爱护,既是天人合德的时事之举,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外现,更能使清明节日的文明内涵得以展现和流传。
节日的外现在仪式,其灵魂却在文化。过好传统节日的根本目的,是让传统节日真正承载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文明得以展现,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光大;现实的目的则是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完美对接,使传统节日蕴含的积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融进现代人的生活价值取向,最终实现现代和谐社会的完美营造。(原标题:传承清明节日美德 新时代诠释现代文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