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调腔露脸申城
新昌调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别称或唯一遗音,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6年5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昌调腔属曲牌体音乐,曲词为有规定词格的长短句,用的是五声音阶。现保留下来的调腔曲牌有360多只、套曲32套,其中有“南套”、“北套”、“南北合套”。丁团长介绍,新昌调腔剧目丰富(仅晚清以前古抄本就有159本),有目连戏、元杂剧、老南戏、明清传奇、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剧目贯穿整个中国戏曲发展史,被誉于“中国戏曲活化石”。
据悉,此次来上海演出的剧目包括宋杂剧的《调无常·送夜头》,元杂剧的《北西厢》、《汉宫秋》以及明传奇的《牡丹亭》、《关云长千里独行》等。这些都是新昌调腔中的传统古戏,最能体现剧种原汁原味的特色。
最兴盛时一年能演300场
“其实民国时期,新昌调腔还是挺兴盛的,大约有40多个剧团。但抗战爆发后,调腔的演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剧团解散,老艺人都离开。”丁团长说,和很多地方戏曲剧种的衰落一样,新昌调腔在1953年,也已经没有调腔剧团了,是国家又重新把老艺人都重新召集起来。“三个老艺人在台上演《北西厢·游寺》,年纪加起来一共200多岁,白头发的张生,满脸皱纹的崔莺莺……当时很多专家都来看了,包括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她当时看了之后,觉得我们调腔听起来激昂、高亢,建议叫‘新昌高腔’。”
上世纪90年代,整个戏曲市场都不景气,丁团长感慨:“在之后的将近20年的日子里,调腔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尴尬的,将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机会出去演出,从前,我们最兴盛的时候,一年能演300场,可是后来,一年能有的演出只有二三十场。”
经费和人才传承是问题
和昆曲申遗成功后转危为安一样,2007年,调腔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每年拨款80万进行扶持,剧团开始恢复排演如《程婴救孤》等一些剧目。
“调腔的剧目是很丰富的,它和昆曲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存的剧本由700多个,曲牌500多种,从南戏、北曲、永嘉杂剧、到余姚腔,都能找到调腔的影子。”丁团长说,“调腔之前断层厉害,音像资料的保存等都做得不好,除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章华琴老师留了一段《北西厢》的视频资料外,别无其他。而现在我们努力的想把这些老艺人找回来,一方面能给我们年轻的演员排戏,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对案头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恢复。”
虽说申遗成功获得补助,但新昌调腔的生存发展仍是困难重重,丁团长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经费和人才传承。现在一年的演出,总共加起来不满百场,真正盈利的部分很少,即使是在编制内的演员,一年工资也就3万元,留不住人才,就成为最困惑我们的事情。另一方面,剧团要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必须要走向市场,这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希望通过演出及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新昌调腔。”(原标题:"新昌调腔"为明代"四大声腔"遗音 有6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