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中国史前规模最大城首次发现祭坛遗址

2014/2/20 11:07:36 点击数: 【字体:

中国史前规模最大城首次发现祭坛遗址

  石峁城址外城东门及周边城墙鸟瞰图(马面-北墩台-南墩台)

  位于神木的石峁遗址,被专家确认为史前规模最大的城,距今有4000余年。其考古发掘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去年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进一步摸清了这座4000多年前城的模样,并首次在城址附近发现了祭祀所用的祭台。

  城墙:依山而建 曲里拐弯

  古时人修筑城池,最流行四四方方、高度对称。而石峁遗址的城墙竟然是“曲里拐弯”的。

  考古确认,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内城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城内面积(不包括内城)约190余万平方米,石峁城址总面积超400万平方米,比西安城墙内面积(约11.3平方公里)的1/3还要大些。城墙上均有城门。去年,考古人员主要对外城东门南北两侧的城墙区域内进行发掘。

  这两侧城墙位于山脊之上,外侧为自然而成的深沟险壑,内侧是低缓坡地。北侧城墙还相对“规整”,共发掘67.5米墙址,走向大致呈东南——西北方向。而南侧的城墙走向则要复杂很多,在发掘的108.5米墙址中,一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一段呈南北走向,还有两段互相平行,都呈东北-西南走向,这两段平行的城墙又以一道南北墙封闭,显得曲里拐弯。专家介绍,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其依山势而建。

  马面和角楼:4000多年前就有城防体系

  令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在城墙上还发现了马面和角楼,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土石结构城防设施实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

  城墙马面,是古代城防体系的重要设施。如果你观察西安明城墙就会发现,在城墙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或称为敌台、墩台、墙台),作用是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角楼则是城墙转角处突出于墙体的建筑,是镇守城墙的重要军事据点。它们都是古代城防中的重要设施。

  目前在石峁城址外城东城门附近发现了马面1号和角楼1号两处遗址,它们是土石结构,石头包裹土层,不仅规模大而且保持完整。考古专家说,之前现存最早土石结构的城防设施是汉代的,距今2000多年前。这次的发现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城防体系。可见4000多年前,该地也是战乱频繁。

  考古人员2012年在该城东门遗址附近发现了两处遗迹,集中埋置许多人头骨,两处均为24个人头骨,摆放上似乎有一定规律。去年,在东门附近再次发现6个人头骨。经初步鉴定,头骨以年轻女性居多,部分有明显砍斫、灼烧迹象。专家推测可能与奠基或祭祀有关。

  城内:民居分窑洞式和地面式

  在石峁城址内城东北部一处叫做后阳湾的地方,崖坎上集中暴露了多处房址。在之前试掘三座房址基础上,2013年又清理出五座房址。考古发现,城内的房址分窑洞式和地面式两种,地面和墙裙有白灰涂抹的痕迹。其中三座房址不仅建筑形式、门道朝向一致,还有一层人工铺设的棕红色胶泥土活动面,将三座房址相互连接。

  考古专家介绍,类似后阳湾地点的居住区在石峁城内还有很多处,这为明晰石峁遗址的功能区划提供了可靠的考古学材料。

  城外:首次发现祭坛 共3层

  中国古代特别注重祭天地,现在陕师大旁就保留着唐长安城的圜丘,即当时的祭天场所。北京则有明清时期的天坛。

  在石峁城址外城东南方向有一个叫樊庄子的地方,距离外城城墙约300米。该祭坛共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圆丘形土筑遗迹和一小一大的两层方台形石构基址。祭坛最底部的石构基址边长约90米,整体高度距现今地表超过8米。在祭坛周边,分布数座“活土坑”,面积3至5平方米,最深一座距地表深约3米。

  考古专家介绍,活土坑里应该埋葬有祭祀品,但到底是啥,目前他们还没有进行发掘,坑内具体有哪些祭祀品,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本报记者 周艳涛(原标题:中国史前规模最大城首次发现祭坛遗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华商报(2014-02-20)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