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手工艺保护提供借鉴——亚太地区专家学者在杭“研修”
2013/11/6 9:59:4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亚太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修班在浙江杭州举办。此次研修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办,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区办事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中心,以及日本、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汤加、马绍尔群岛、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美国等17个亚太地区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从事传统手工艺研究与保护工作的专家、工艺大师和相关机构负责人等30余位参加了研修活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印度尼西亚教育与文化部副部长高拉·曼卡卡里塔迪普拉、印度手工艺复兴基金会主席里图·赛蒂女士以及南京大学教授徐艺乙受邀作为此次研修班主讲人,分别围绕“传统手工艺在生态文明中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的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4个议题进行主旨发言。
会上,中外方代表积极参与各主旨单元的发言与互动,并根据本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经验介绍和保护实例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邱春林、研究员孙建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王亚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刚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王树文、徐朝兴、高公博、周锦云、仵应文等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和传承人作为我国代表参加了研修班,并结合实际研究成果和保护传承工作,从学理层面和实践经验出发,介绍了我国传统手工艺的美学价值,以及在保护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过程中,探索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费尔南多从传统手工艺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了拉丁美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的整体情况;汤加内政部文化分部菲菲塔、日中地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冯革,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汤加和日本传统手工艺的种类和存续状况;斯里兰卡国家手工艺委员会主席科尔提希那、菲律宾文化艺术全国委员会文化艺术官员戴维、尼泊尔中国工商会理事长史热萨、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部首席文化专家爱丽丝贝娃、缅甸木偶戏之家的木偶师金茂修则分别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角度,阐述了本国在实际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以及为探寻传统手工艺的革新与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研修班期间,与会代表应邀参观了同期在杭州举行的“亚太地区传统手工艺博览会”。同时,为积极推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优秀实践经验,主办方结合本次研修班的主题,专门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地考察环节,组织安排参会代表参观考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各国代表们参观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制扇技艺(王星记扇)的制作车间,近距离观看了工艺流程,并通过与该项技艺的传承人代表孙亚青的座谈交流,对我国在探寻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有了进一步理解,深切感受到我国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过10年的发展,国际社会以及公约各缔约国在公约的框架下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对各门类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
为期3天的研修活动中,与会外方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大家就共同关心的传统手工艺在当今以及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深入交流,为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特别是,对近年来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在此方面积累的生产性保护实践经验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同时,他们对中国在认真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职责,积极宣传推介公约精神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认可,对亚太中心在深入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建设战略、促进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工作给予赞扬,希望并相信亚太中心能够继续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组织更多高水平的培训活动,为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欣 闻)(原标题:为传统手工艺保护提供借鉴——亚太地区专家学者在杭“研修”)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