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岗石窟
公元460年,叮叮当当的铁锤敲凿声,响彻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的山崖间。有位和尚正指挥着千百名工匠,在进行着一项宏伟的工程--凿窟造像。这个和尚就是北魏文成帝任命的和尚统领昱曜。当时,佛教势力极盛,北魏统治者大都信奉佛教,所以,凿窟造像的工程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三十多年。云冈石窟是由皇帝和上层统治阶级直接负责开凿的,其规模宏大 ,"雕饰奇佛,冠于一世"。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有53个,造像51000尊,在砂窟上排成一座气势壮观的"雕刻群"。
云岗石窟十一窟胁持菩萨
云岗石窟佛手
其中的佛、菩萨、供养人、童子,各有神情,对动态的刻画,对服饰衣纹的处理,技巧娴熟自如。第八窟门两侧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和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形象丰满、自然,独具特色。第七窟顶和第九窟窗顶部的飞天形象,健捷有力,环绕莲花飞旋,是比较突出的作品。后一时期的飞天形象,越发显得轻灵、飘逸,窟内图案装饰的高度成就更加引人注目,既渲染了气氛,也烘托了主题,各窟门华丽繁密的装饰,显出帝王气派的豪华与尊贵。
云岗石窟一角
云岗苦行僧头部
云岗石窟在移植外来佛教艺术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汉代博大深沉的艺术传统,整体感强,着力表现了含蓄、内在的气魄和力量。它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敦煌供养菩萨像
敦煌迦叶弟子
敦煌七九窟唐代菩萨造像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的莫高窟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彩塑。彩塑均为泥质造像,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高的大佛达33米,最小的菩萨仅10厘米。四周为佛经故事的壁画。
唐代龙门敬善寺力士
唐龙门石窟力士像
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麦积山石雕造像碑
麦积山石窟在甘肃天水县东南的麦积山上。该山状如农村的麦秸垛,因此得名麦积山。从北魏至清代,历代有凿窟,但在一千五百余年中遭受地震、风化、水渗破坏,至少已有三分之一的窟龛崩毁,现存有194处,大小泥塑与石雕像七千八百余件,壁画有一千三百多平方米。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从属约16米的佛像到10厘米的小塑像,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都精巧细腻,栩栩如生。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
在四大石窟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石窟和摩崖造像,各有自己的风格,只是规模略小罢了。(原标题:石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