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性:是题材,更是一种态度——“十艺节”文华奖舞台艺术观察之二
2013/10/17 10:56:4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十艺节”报道组
“十艺节”开幕以来,演出的文华奖参评剧目中现实主义题材剧目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新编历史剧讲的虽是古代故事,“戏魂”却无不紧贴现实和当代观众审美。无论论今还是谈古,“十艺节”参评剧目对现实主义的挖掘很打动人心。
现实题材的真实表达
写当代生活和平凡人物,需要直面现实、直面社会的勇气,也需要走入群众的创作态度,吕剧《百姓书记》、秦腔《西京故事》、话剧《郭明义》、儿童剧《想飞的孩子》等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十艺节”开幕式演出《百姓书记》取材于山东省寿光县原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山东省吕剧院院长段雨强说,从2010年决心将《百姓书记》搬上舞台后,主创团队多次深入王伯祥工作过的地方了解他的故事。王伯祥本人深受群众欢迎,他朴实无华的风格给创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最初较多地描摹王伯祥为民做实事,到逐步探究他引领寿光改革转型的原因,《百姓书记》在人物塑造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在那个年代,王伯祥发展市场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革,实际上冒着极大的风险。作为弘扬主旋律的剧目,我们不但要展现他敢为人先的气魄,还从他的境遇入手,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展现。”编剧杨林说。
10月16日晚,话剧《郭明义》在山东烟台广电大剧院上演,朴实真挚的演出使观众看得热泪盈眶。该剧选取郭明义工作生活中的9个感人故事,运用多种舞台艺术手段,生动地展现了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据了解,《郭明义》自2000年以来,已经在全国演出了270多场。“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所以我们在创作题材方面一直紧扣现实,关注火热的生活,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通过艺术提升出来。现在很多宫廷剧、穿越剧都是在回避现实,为什么我们不能多关注和推出直面现实反映现实的好作品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张玉春说。
传统题材的现实意义
创作现代戏难,对传统经典剧目进行改编、加工、再创作,挖掘其潜藏的现实主义价值同样需要艺术工作者的担当和勇气。
《宇宙锋》是中国戏曲经典名剧。1952年,汉剧大家陈伯华携《宇宙锋》进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演出,成为汉剧的一座高峰。武汉汉剧院此次重新编排了新版全本《宇宙锋》。“传统戏的传统样式是应该保留的,但‘戏魂’也就是剧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已经不能被现代观众认可。我们通过改编,不再将矛盾聚焦在忠奸斗争层面,而是通过赵艳蓉与父亲赵高的矛盾纠葛,上升到对人性善与恶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导演石玉昆说,过去,灯光只是用来照明,这出戏中主创人员用情绪光、造型光等引导观众观看,运用这些现代化元素体现剧场艺术的魅力。《宇宙锋》中的配乐还尝试用传统乐器主奏西洋乐。通过这出剧目,古老汉剧吸引了一批年轻的观众,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说起现实题材剧目,天津评剧院院长蒋连升说,虽然参评“十艺节”的评剧《赵锦堂》改编自传统故事《朱痕记》,但其故事情节和内容很贴近现实。这部戏告诉人们百善孝为先,用传统题材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家庭伦理中的“永恒话题”婆媳关系和剧中人物赵锦堂忠厚朴实的媳妇形象“穿越”千年,引起观众的共鸣。
重要的是创作意识
“梦既然有,苦就该尝,日子迟早会过亮堂,咬咬牙啥事都通畅,那太阳一定会照上咱脸庞。”罗天福这一形象在秦腔《西京故事》中,唱出了城市追梦者的坚定和情怀,表现出主创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思考。《西京故事》编剧陈彦之所以能连续推出《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等现实主义题材精品力作,就是因为他在关心着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对于宝塔式的社会结构,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不能被遗忘,他们的生命价值需要张扬。”陈彦说。
作为“十艺节”观摩团专家,舞蹈艺术家白淑湘认为,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丰富多彩,艺术应该更精彩。只要是健康和有益的,艺术家们就应该放开视野,把新的题材纳入戏剧创作领域。“现实题材剧目创作要把握时代精神。写了现实题材不代表就体现了时代精神。其实,即使是历史题材,故事虽然写的是昨天的,但时代精神是寄寓其中的。这就要求戏剧艺术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学养,积极投身到伟大的时代和人民中,努力提高把握时代和艺术创造的能力。”白淑湘说。(参与采写:卢毅然、王立元、胡克非、秦毅、苏锐、程竹、莫曲)(原标题:现实性:是题材,更是一种态度——“十艺节”文华奖舞台艺术观察之二)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