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际 >> 浏览文章

阿富汗:文化活着,国家才活着

2015/1/26 11:22:04 点击数: 【字体:

阿富汗:文化活着,国家才活着

艺术家的概念图部分重现了公元6世纪大佛建成时的样子

 

    静  水

    近日,阿富汗总统府、外交部为庆祝阿中建交60周年暨“阿中友好合作年”举办系列活动,引起了国内对阿富汗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其在曲折、困难中坚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努力,更令人们感叹。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亚和西亚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让当地民众引以为傲。然而,一系列战乱给这些珍贵遗存带来了灭顶之灾。在阿富汗,盗掘和走私文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很多文物因此或遭损毁,或流落他乡。据报道,阿富汗至少有2000处国家文化和艺术遗产遭到破坏。

    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炸毁了巴米扬大佛。次年,阿富汗10多个省发生了多起武装盗掘事件,仅在卢格尔省,就有127尊佛像被盗掘。如今,大量珍贵的阿富汗文物出现在伦敦、东京和纽约的各类博物馆、艺术展中,还有一些文物就此失去踪迹。

    阿富汗对文物保护问题十分重视,一方面严厉打击走私行为,一方面呼吁国人主动上缴散落民间的文物,同时尽力完善各地博物馆的安保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02年,卢格尔省警方根据线索,紧密追踪,从文物贩子手中追缴回3尊佛教头像。同年9月,阿富汗文物部门分别从巴米扬省和卢格尔省获得了一批16至18世纪的珍贵文物,对研究当时鼎盛的佛教文化极有意义。在政府的号召下,一些有爱国之心的民众纷纷将私藏多年的文物上缴。后来,阿富汗文化部门还专门成立了“历史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委员会之下设有一个独立委员会,专司加强全国历史文物保护措施之责。

    历经战火的阿富汗,面临繁重的重建任务,急需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阿富汗仍坚持文物保护与铜矿开发并重,并为了保护文物做出了经济牺牲。艾娜克铜矿位于阿富汗东部的卢格尔省,是阿富汗最大,也是全球第二大未被开发的铜矿,原定于2009年启动开采。由于在铜矿区发现了文物遗迹,政府搁置了开采工程。目前,铜矿区出土了上千件文物,其中一部分珍宝被阿富汗的博物馆收藏展览。阿富汗政府在经济利益与文物保护之间所做的取舍,目光长远,值得称许。

    阿富汗与其他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配合,竭力阻止阿富汗境内文物被非法贩卖,同时通过国际文物展览等渠道索回流失文物。2009年,英国在希斯罗机场查获了约1500件阿富汗走私文物,目前这批文物已经重新回到了喀布尔。2012年,过去两年内由大英博物馆保存的850件阿富汗珍宝被送还给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还与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合作拟定了一份阿富汗流失文物的红色名录,将这份名录分发到博物馆、拍卖行、边界过境点、海关检查站等文物贩子云集之地。以此为参照,阿富汗税务和海关总署自2002年起对来自巴基斯坦的旅客进行随机搜查,查获了上千件文物。

    对阿富汗文化遗存的修复与保护,国际社会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援助。以巴米扬大佛为例,在大佛被炸毁后,国际社会一直试图将其重新修复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巴米扬遗迹制定了浩大的保护、修缮规划,并于2003年将巴米扬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2001年至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向阿富汗派出来自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的5个国际专家工作组。

    始建于1919年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曾经是世界上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保存了大量中亚地区的历史文物。令人痛惜的是,许多珍宝在30多年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惨遭破坏、丢失,博物馆建筑本身也历尽劫难。阿富汗政府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花费重金将博物馆修葺一新,并不断整修幸存的文物。如今,博物馆浴火重生,每天有许多人前来参观,博物馆还选送文物到欧美巡回展出,让世界了解阿富汗文化。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只有它的文化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文物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也承载着阿富汗人的宝贵回忆。阿富汗人认为,保护文物,就是凝聚继续创造灿烂文明的决心。虽然阿富汗仍存在“文物警察”人力匮乏、考古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制约文化遗产保护的短板,但这种决心必将指引他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重建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