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塔于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者按:自世界遗产名录与非遗名录陆续建立后,“申遗热”一度出现在世界多国。但从2000年开始,这股“申遗热”开始退潮。造成各国转向的原因之一,是世界遗产大会于2000年通过《凯恩斯协议》。这项协议在2004年经过修改后规定:每年每个国家只能申报2个项目,且其中一个必须是自然遗产,而世界遗产大会每年只受理45个申报项目。
《凯恩斯协议》的出台,一方面是为了改变遗产地域分布不均衡、文化遗产多于自然遗产的现状,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给“申遗热”降温,保证世界遗产的质量而非数量。与此类似,在非遗申报方面出现的“重申报轻保护”的情况也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多国政府的重视。
本期特关注一些国家对申遗的态度及其认识的深化过程,以期对国内有所启发。
日本:申遗推动遗产地建设
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决定,将日本政府推荐的富士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富士山的成功申遗是日本官民近20年来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也相应地拉动了富士山的环境与文化建设。
1995年,富士山周边民间团体发起了246万人的申遗署名运动,并向国会呈交申请书,但因“环境保护措施尚未成熟”等原因被否决。2003年,同样的申请再次提交,再次被否。为解决垃圾问题,NPO法人“富士山俱乐部”牵头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回收活动,并修缮路边厕所,升级相关设备。
2005年,日本官民共同成立的NPO法人“富士山申请世界遗产国民会议”改变了申遗战略,从“自然遗产”转为“文化遗产”,强调富士山的信仰与艺术价值。该会议继续呼吁志愿者到富士山捡拾垃圾。
2012年,为了给富士山申遗造势,静冈和山梨两县举办了音乐会、说书表演、演讲和座谈会等活动。“富士山申请世界遗产国民会议”开设网页,举办223万人为富士山喝彩的活动,并每天更新申遗进展情况和有关富士山的文化活动消息。
据最新报道,申遗成功的富士山今夏登山季(7月1日至8月31日)登山人数为31.721万人,与去年相比减少2.5%。分析人士认为,登山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游客想避开入选后可能出现的登山热潮。
英国:呼吁申遗缓一缓
作为遗产大国之一,英国曾出现过“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警告英国,其27处世界遗产中的7处可能要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伦敦塔、威斯敏斯特议会广场、巨石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英国忽略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的责任。
与此同时,申遗成功所获收益能否抵消申遗、护遗的费用也成为英国民众关注的焦点。相关数据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在15万英镑左右,而世界遗产地位给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被夸大,因为只有很少一部分游客是出于其世界遗产的“名号”而前往参观的。对此,时任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大臣安迪·伯纳姆表示:“拥有27个世界遗产的英国人是幸运的,但现在我们也要想想,是否应该将申请缓一缓。”
在此背景下,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英国文化、媒体与体育部面向公众,对以往的申遗政策进行公开质询,重点审查申遗的成本、带来的收益、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是否在这三者之间实现了平衡,并对未来遗产地的管理、推广和融资提出建议。2010年2月,英国政府决定对申遗的提名机制进行改革。原有的遗产提名预备名单停止使用,由政府制定一份新的更短、更有重点的预备名单,重点体现候选地“突出的普遍价值”,并从申请伊始就要求候选地提供清晰的需要满足的标准、需要弥补的差距,以及申请过程中可能花费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尽可能地简化申请程序,同时在早期就能筛掉那些难以成功申遗的地点。此外,政府要求提名时间有所间隔,不用每年都提出一个新的地点,保证了申遗的持续性。
美国:重点转到国内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美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共计21处,包括举世闻名的黄石国家公园、自由女神像。不过,美国很早就将遗产保护的重点转移到国内遗产名录上,从1995年开始,美国不再积极申报,也几乎没有项目入围世界遗产名录。
为帮助国内历史文化遗址项目的确定和保护,美国于1966年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建立了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对国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登记。国家史迹名录的管理工作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纳入美国内政部的一部分。入选名录的标准为:具有国家历史性的标志建筑,有历史意义的地区、遗址、建筑物和房屋,军事设施、军营、战场遗址,还有美国历史上伟人的住所与工作场所、杰出的设计和建筑物、体现民族生活特征的地方、考古遗址和不同民族崇拜的圣像与雕塑等。
迄今为止,美国境内登记在册的历史文化遗址达8.5014万处,历史街区超过1.3594万个,另有约9495处遗址被列为“闲置”或“急需修缮”。一旦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政府承认其历史文物的地位,享受“联邦政府财政优惠”。《国家历史保护法》还明文规定:对有可能给有重要历史、建筑、考古和文化意义的建筑物、历史文化区和其他遗址造成影响的开发建造活动实行限制。
意大利:无奈发出“退遗”呼声
据统计,西方文明中最有代表性的古迹大约有60%至70%集中在意大利。截至目前,意大利仍是全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拥有49处自然和文化遗产地。但近年来,由于不堪盛名之下的游客压力,为了对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意大利无奈发出“退遗”的呼声。
2011年,意大利主要古迹保护组织“我们的意大利”警告说,每天多达6万游客的涌入已经超过了威尼斯的承受能力,威尼斯有“失去自己灵魂的危险”。该组织表示,威尼斯公众面临的威胁太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该考虑将威尼斯从世界遗产名单上划去。
不过,意大利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算是可圈可点,中央政府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占整个国家财政预算的1%到2%,各大区和市政府也对文物保护进行拨款,此外,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框架下的法定援助。
由于国内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单凭政府力量难以满足资金需求,意大利政府采取多种手段发动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管理和经营,“领养人”制度就是一例。从1994年起,意大利政府将部分博物馆、古迹、遗址等逐步租让给私人资本管理,但国家仍掌握其所有权、开发权和监督保护权,重要的人事任免、票价、开放时间也都由政府的文化遗产部决定。“领养人”制度不仅使遗产有了固定的维护人和较稳定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公众的自觉保护意识也得以强化。(原标题:世界遗产申报:“遗产大国”趋于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