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连续2天推出湖城状元街区雕塑报道后,状元到底是穿清代服饰还是明代服饰,成了近日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昨天上午,雕塑设计者――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郭涛副教授来到湖州,与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李欣华副教授一起,为广大市民解答雕塑的设计初衷。
设计者:雕塑是状元文化的代表创作中进行艺术处理
昨天上午10点多,记者在状元街区状元雕塑现场见到了郭教授,他向在场媒体详细介绍了当初设计制作这组雕塑的经过。
“在设计为明代人物还是清代人物的问题上,考虑到湖州本地的状元文化历史悠久,状元街区以钮氏状元厅为核心,而钮福保是清代人。为了和本地文化结合,最终定位塑造一位清代状元,但他并不是钮福保。”郭教授说。
据介绍,状元街区的雕塑并不只有状元雕塑,还有文笔小纪等其它雕塑,都是为了烘托街区的文化气氛,而状元雕塑则点化了街区主题。“状元游街是在天子钦点之后,状元领诸进士拜谢皇恩,一路游行至张榜处,这么一个过程。它是非常严肃和高规制的,所以要举‘回避’、‘肃静’的牌子,这是没有错的。”
郭教授表示,由于整个游街的队伍很长,人数很多,如果完全还原并不现实。从街区位置、空间和雕塑的艺术性考虑,选取了现在的6人队伍进行创作,包括5名兵卒和骑马的状元。“雕塑材质为铜质,和街区的古建筑风格进行了融合。”
“湖州地区的状元文化底蕴很深,这个雕塑是状元文化的代表。在创作过程中,进行了艺术手法的处理,比如说队伍的缩减。”郭教授说,“因为雕塑就在钮氏状元厅旁边,可能会有市民容易产生直接关联,引发误解,但雕塑并不是钮福保。我们在创作之前也进行了一定的考证,找到了一些清代的画像、木雕、石雕等等,按照能够搜集到的史料进行创作。”
服装史研究学者:状元身着明代服饰是汉文化的延续
状元穿的服饰究竟是哪个朝代的?这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李欣华副教授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解答。“这组状元雕塑,我认为体现的是状元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中的状元文化。”李教授表示,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荣誉,是知识的象征。状元及第的人,可以为朝廷做事,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朝代担任相应的职位。
李教授说,在中国服装史记载中,并没有“状元服”这一专业术语,“状元服”一词源于戏曲表演中。“我认为,既然没有明确记载,一般来说,穿着各个朝代中正式的服饰就可以了。”
李教授认为,状元穿着的服饰较为正式,随着各朝代服饰内容的不同,应该有相应的变化。根据《中国历代服饰艺术》记载,自唐代以来为:
唐代:弁/幞头/进贤冠、袍衫、束腰、靴;宋代:巾/冠/帽/展脚�头、袍服、束腰、靴;元代:冠/帽,袍服、束腰、靴;明代:乌纱帽,圆领衫、束腰带、靴;清代:沿袭了明代的“补服”制度,穿旗袍(指旗人的衣袍),戴花翎帽等。
“古代的官员和文人学者,所戴帽饰有一个特别的体系,包括幞头、乌纱帽、四方平定巾和庄子巾。乌纱帽,也叫展翅幞头,由展脚幞头演变而来,后专指官帽,有平翅、朝天翅、圆翅。”李教授表示,作为一种汉文化的延续,日常生活中提到的“状元服”,尤其在戏曲表演中,主要沿用明代时期的装束,有时会添加朝天翅,有蒸蒸日上的涵义。“这个状元雕塑的服饰,应该是明代的服饰。明代的服饰是汉文化中正式服饰的高峰时期,民间所称的‘状元服’使用这身装束,是汉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成为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状元形象。应该说,这是汉文化的延续,但实际上在清代是不会出现这种服饰的。”
建设单位:进一步考证史实如果错误将进行修正
听了两位学者的说法,状元街区的建设单位湖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有限公司对此事怎么看?
该公司有关责任人告诉记者:“对于雕塑的整体设计,设计者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在他所能找到的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这组雕塑。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尊重设计者的。但是,状元雕塑放在历史文化街区,是湖城状元文化的象征,也是广大市民十分关注的城市雕塑,我们尊重历史,也希望能够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为此,我们将进一步考证史实,也欢迎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市民向我们提供可查询的资料,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帮助我们确认史实。如果确实发生错误,我们将会进行修正,让状元以符合历史的面貌立在状元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