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轿子”的新闻有一些,《新一轮宽松潮!美元多头“坐轿子”日元恐步欧元后尘?》《慈禧拍下的第一张照片:坐在轿子里准备上朝》《昆明轿子山降下10年来最早一场雪》《连州敬老节:尽孝心让父母坐回“土轿子”》《不给“抬轿者”可乘之机》等,看看这些近期的“轿子”标题党,就知道“轿子”是个热点,以轿子作引子,涉及到财经、政治、文化、地理等各个方面。说起轿子,谁都清楚,不就是一顶坐人的轿子嘛,旅游景点到处都是,估计都坐过。但是,轿子的文化可不是屁股坐上一下就能够知道的,这里面的看头大着呢。
轿子,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者无篷。
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就有轿子了。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需要“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四载是什么呢?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其他都好懂,唯有“欙”(音同“雷”)生疏,其实这便是最原始的轿子。《史记·河渠书》说“山行即桥”,由于欙是过山用的,扛在一前一后两个人肩上,远远望去“状如桥中空离地也”。所以,上古时候,轿、桥二字是相通的。
早期的轿子和道路不发达有关。可以想象古代交通不便,遇到山区几乎没有路,车轮无法行驶,人们只好把车厢抬起来走,甚至去掉车轮,估计轿子就是这么来的。
严格点说,当时管轿子叫肩舆。“舆”是车厢,没有车轮,还有版舆、步舆、步辇等叫法。“辇”原本是人力手推车,秦汉时候成为帝王家的专用。辇,殷周是用来运送军需物资的,到秦始皇那儿,他偏偏把轮子卸掉当做轿子,可能觉得这是很大腕很时尚的。篡夺东晋皇权的桓玄更夸张,他用的歩辇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据说同时可坐30人,要200个人才能抬动。目前,我国出土的轿子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3乘木质肩舆,在河南固始侯古堆古墓遗址里发现的。
从秦汉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很严厉的舆服制度,甚至《二十四史》中的每个朝代史都离不开一个详细的《舆服志》。其中,舆就是车轿类的交通工具,服即衣帽鞋袜类的服装。
轿子在汉朝受到了冷落,当时的人们给轿子安上两个轱辘,再套上马匹,当车使用,朝廷规定文武官员都乘马车上班。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隋唐。后来,唐皇室为了显示尊贵,出门又改坐轿子。在《步辇图》中,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辇上,由两个人扛抬着,四周还有宫女服侍。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就是坐步辇去的。唐玄宗宴请百官,有大臣喝醉了,玄宗便让人在轿子里铺上床褥抬回府去。那会儿,轿子只供皇室贵族和行动不便的醉酒者、病弱者、妇女或老年人使用。大多数人是不乘轿子的,也没有资格乘,宰相也是骑马上班。轿子在历史剧中出现得很多,比如,《美人心计》中的轿子就叫辇。
宋代,轿子有明显的等级之分,皇帝的专用轿叫銮舆,官宦贵族的轿叫檐子,还有女人专用的女轿。《东京梦华录》中有一种豪华大轿能同时坐6个人。由于轿子在社会各个阶层流行,有大臣上奏宋太宗说不成体统。于是,宋太宗下旨“非品官不得乘暖轿”。暖轿,指轿顶使用布盖,四周饰有布帷的封闭型轿子。于是,轿子瞬间又变成了奢侈品。赵普的腿脚有毛病,皇上特许乘檐子;老臣文彦博年老体弱,特许乘轿上班……这些都属于特殊照顾。当时的辽国只有皇帝才能乘轿,即使太子也只能乘车。事实上,民间的轿子流行风一直存在,《清明上河图》中有骑驴的、赶车的,还有抬轿子的。宋后期,轿子的使用数量超过了车,各级官员偏重于坐轿,因为轿比车要平稳。
明太祖朱元璋得了天下,为避免太平后出现懒惰的现象,一度规定文武大臣必须骑马,不许乘轿。从第七位皇帝景泰以后,这条规定变为一纸空文,文武百官出门几乎都乘轿。这也许是轿子被解禁后的集体狂热症。随之而来的便是轿子成为排场和面子的象征,即使几十步也要坐轿。嘉靖时期,据说南京有个官员到陕西上任,他和家人们都坐轿子,总共用了300多个扛夫和轿夫,足见轿子作为当时的交通工具,是多么的受宠。
清朝入关后,曾严格禁止满汉文武大臣乘轿。但是,与历代禁轿令一样,先是准许文官乘轿,后来就完全解禁,并且还规定:三品以上京官使用四人轿,出京可以坐八人轿,外省督抚都使用八人轿,普通官员坐四人轿。所以,“八抬大轿”成为高级官员的出行标志。清朝后期,有的武将领兵打仗还乘轿,难怪后来不抵了!本报记者 郭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