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真谛”一词原为佛教用语 或与地藏王菩萨有关

2015/7/17 15:24:33 点击数: 【字体: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语是由佛教用语演化而来的,人们只是习惯使用,而忘了深纠他们的来源。

  先说说“解释”这个词,就来源于佛教,它出现在汉代之后的史书中,这是因为佛教自东汉末年才传入我国,东汉之后“释”家的佛教才在我国逐步流传开来。解,是传播讲解的意思。释,也是解、开释、释放的意思。那么,当时人们为什么选择传播讲解的必须是“释”,而不是什么“赵钱孙李”或者“周吴郑王”呢?因为“释”是释迦牟尼的姓氏,代表的是释迦牟尼的佛教思想,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解释”二字的存在,就是明确告诫人们把传播讲解“释”家佛教作为追求,才能获得觉悟,解脱生死轮回之苦。所以,“解释”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通俗不过的日常口语了。

  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影响极为深远,来自佛教方面的日常用语词汇比比皆是。

  “真谛”一词原为佛教用语,可能与地藏王菩萨有关。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佛陀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要拯救诸苦。地藏菩萨的原型为印度教的大地之神,相传他的坐骑是一个神犬,名叫“谛听”或“地听”,可以听取不同世界的“真”、“俗”二音。“真谛”与“俗谛”合称为“二谛”。“真谛”就这样被泛指为最真实的意义或道理了。

  过去人们营造佛像并不是艺术家自由的创作活动,而是一项严肃的佛事活动,必须按照佛教经典所规定的标准进行,这种仪轨被总结概括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后符合这些标准的佛像才可以开光供奉,于是“相好”逐渐成了一种好的标准。现在人们常说:“你把某人某事相好,别看走了眼”,“这是我相好的”等等,都是指对得上眼并内心喜欢的人。

  我们把平面的图形叫“相”,把对应的符合立体特征的叫“像”。过去的佛造像在统一仪轨约束下,呈现的特征基本一致,人们认为他们都很相像,就说“好像呀”。后来把不好区分、模棱两可、判断不准的事物都说成“好像好像”的,这就是“好像”的由来。

  寺庙里供奉的如来佛像,通常并列三尊。其中,竖三世佛为“燃灯佛、释迦牟尼和弥勒佛”,分别代表“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佛教徒们又特别期望未来成果成佛,所以格外礼敬弥勒佛。他们口中诵念的“弥勒弥勒”,其实与“未来未来”既是谐音又是同意。

  “如意”原是如意轮观音菩萨如意宝珠的略称,确好满足了人们“如我心意”的愿望。“大势”、“吉祥”原是西方三圣之一“大势至菩萨”和藏传佛教密宗神“吉祥天母”的简称,也成了我们的日常用语。

  萧学禹(作者系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