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鸿业
自东晋王羲之创造了新法,形成了文人正宗的审美取向,赵孟頫《松雪斋书论》云:“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这种审美取向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晋后,书家学书多取法于“二王”,且每以王羲之的《兰亭》和《圣教》为楷模,《兰亭》势圆,学者常效其秀媚;《圣教》用方,学者多得其苍厚。清人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云:“锋芒俱无,看去反觉苍老。”
初学《圣教》,必先认真读帖,旧书不厌百回读,读帖更须如此。
《圣教》的起笔和收笔骏利爽辣,有棱有角,中段劲挺有力,字形内撅,笔画两端粗而中间细,骨气雄强,点画洗练,结体劲峭,字字珠玑。临帖时要慢,慢的作用是能临得更准,体会得更深。慢也是对线质量的一种训练,慢则用笔沉实从容,点画丰富而不单调。平时临帖不加强锻炼控笔能力,创作起来容易“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丢失许多细节,线条显得空泛苍白。每个字,无论点画,都是由起、行、收三个过程完成,起笔有切、搭、藏几种,转折有方有圆,每个动作过程都要交代清楚,临时要注意笔画的转折,相交之处,要慢,用力些,让墨有些渗化,以“血”润骨。收笔有停和回锋引带等,强化起笔和收笔承先启后的牵丝,以“筋”活骨。起、行、收另外也是强调线的一波三折,行笔过程中,要观察哪段慢,哪段快,到哪停。注意起笔和收笔处的细微动作,细节提神。
《圣教》是一座结字宝库,空间疏密,欹正相依,开合有度,险中求稳,变化莫测,字字玄机。每字四周线条多向内弯曲,转角变圆为方折,昂藏突起,英姿飒爽,唐太宗《王羲之传论》云:“烟霏雾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南朝袁昂《古今书评》云:“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临时要善于思考分析,总结规律,精通后才能“下笔如有神”。
很多人临《圣教》忽略了其章法,认为是集字没章法,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怀仁对书学深厚造谐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字距、字形及字的大小、错落、粗细,合理地搭配、组合,加上楷、行、草杂糅其间,章法合度。临时要注意通篇的关系,在笔法、字法、章法上都要用心。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初学者先求似,似后再求不似,不似后再求似与不似之间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