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中国古人是如何预测地震的?

2015/5/14 12:01:16 点击数: 【字体:

中国古人是如何预测地震的?

候风地动仪复原模型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这个以质朴和虔诚著称的国家经受浩劫,导致8000余人丧生,14座重点古建筑损毁。地震,无疑是最为可怕的天灾之一,面对尼泊尔满目疮痍的城市,不由遥想,经历了一次次地震的浩劫仍屹立不倒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出关于预测地震怎样的文明奇迹。

    中国关于地震原因的探究和观测始终从属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整体论思想。在古代,掌管“天文、地动、风云、气色、律例、卜筮等事”的官员名为太史,历代太史们留下的观象卜筮的文献材料中,存有众多关于地震的记载。例如,关于地震起源最早的记载来自周幽王时的太史伯阳甫。他认为,地震是由于“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得升”导致的。而早期预测地震的方法主要是观星测震,例如《晏子春秋》中曾记载,齐国3位大臣看到“维星绝、枢星散”“钩星(水星)在四心间”,便预测会发生地震。据了解,仅唐太史瞿昙悉达编撰的《开元占经》中,就收录历代天文著作中的观星测震经验90余条,可见中国古代地震观测已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与此同时,古人认为君臣不和、诸侯专制、人君荒酒、黎民背叛等政治问题是地震的根源。

    元代后期,观测地面上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地测震”开始盛行。明天启六年(1626年),北京等地接连发生强震,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龙华民印发地震普及读物《地震解》,列举了如水象异常、光象异常、气象异常等6种征兆,这些征兆贴近百姓生活,不再像日月星辰等高远飘渺、神秘莫测,因此颇受大众欢迎。与此同时,古代百姓凭借生活经验,也逐渐摸索出一套颇为实用的地震预测方法。例如清代《银川小志》里记载:“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狂吠,即防此患。至若秋多雨水,冬时未有不震者。”足见古人的智慧。

    当然,最为神秘莫测的地震报告工具,莫过于东汉张衡设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记载了的这一发明:它是用精铜制作而成,圆径八尺,外形像一个酒樽,樽的外面设置8个龙首,口含小铜丸,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如果某方位有地震,便可触及内部精密的机关,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据记载,公元138年3月1日(汉永和三年二月三日)地动仪朝向西北方向的钢球突然落了下来,掉进仪器下面的蟾蜍口里。可是,洛阳居民谁也没有感觉到地震。几天后,陇西驿者日夜奔驰来报告陇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级约为6.5级)。陇西正好在洛阳的西北方向。然而古籍中只记载了外形,关于内部结构则没有只言片语,这让后世那些想复制地动仪、重现先人科技荣光的学者们大伤脑筋。目前教科书中见到的,是1951年王振铎根据古籍记载所设计制造的,无法发挥测震的功效。

    2004年,国家成立“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包括中科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参考大量古籍、文献和考古学成果,运用悬垂摆原理,终于“复原”了既满足测震功效,又与古籍记载的外形相符合的地动仪。然而由于现代工业产生的巨大噪音和地面震动的影响,地动仪已经不能发挥功效。也有不少专家质疑,传说中的“候风地动仪”是否真的能够准确报告地震,还是只作为祭祀的礼器而存在?如此巧夺天工的神器是真实存在,还是后人厚古薄今的叙述?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孟欣 整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