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结婚队伍(照片由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提供)
旧时结婚迎亲队伍
旧时结婚彩礼轿子
婚礼是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仪式,所以如今的年轻人在筹划自己的婚礼时总是费尽心思,各种形式的婚礼纷纷上演。除了空中婚礼、水下婚礼等奇特的婚礼形式,复古的中式传统婚礼近来也很流行。
所谓中式传统婚礼,就是一对新人均身穿古代服饰,新郎骑马,新娘坐轿,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办婚礼。这样的婚礼形式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而受到很多新人的欢迎。然而,在看过一些如今的传统中式婚礼后,社会学家、天津民俗研究者李长平认为,旧时传统婚礼的仪俗在当代并没有完全地展现出来。事实上,旧时天津的婚礼有很多礼仪和民俗,尽管其中有些繁文缛节,但依然是展现那时人们生活场景的一个窗口。
1945年左右,天津受西方文化影响,已经成为一座时尚的都市。那时,天津人结婚既有新式婚礼——穿西装、婚纱,在公园、教堂,男女双方交换戒指,也有按旧时传统嫁娶的。
两张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的天津旧时结婚场面的老照片,将87岁的王淑霞老人的记忆一下子拉回到70年前。当时,王淑霞由杨柳青嫁到天津市区的东门外。因娘家和婆家当时都是大户人家,祖上又都是老天津卫人,所以,她的婚礼完全按照天津的老例儿来进行。
那年,17岁的王淑霞正值青春年华,在经过媒人说媒、互换庚帖后,婚事定了下来。农历六月初八,王淑霞身着凤冠霞帔,坐上大红花轿,嫁进了开染坊的刘家,踏过了人生最重要的那道门槛。
看着老照片上的迎亲队伍和轿子,王淑霞说:“这个婚礼场面比我那时还隆重哦。”事实上,在王淑霞老人出嫁的1945年,天津受西方文化影响,已经成为一座时尚的都市。那时,天津人结婚既有新式婚礼——穿西装、婚纱,在公园、教堂,男女双方交换戒指,也有像王淑霞这样按旧时传统嫁娶的。
老照片中,有一个由数人抬着、上面装着满满物品的彩礼轿子。这让王淑霞想起了当年她的妆奁轿子。按规矩,结婚前一天,女方家要把嫁妆送到男方家里,嫁妆以“抬”(能放满一方桌的嫁妆称作“一抬”)数计,富裕人家有“二十四抬”“三十二抬”,一般人家也有“十二抬”。王淑霞的嫁妆当时是“二十四抬”,都是些衣裳和首饰,雇佣了大队人马送到男方家里。
旧时有的大户人家给女儿置办的嫁妆,应有尽有,穷人家也至少要陪送一个桶和一盏油灯。陪嫁的衣服,除有几件日常衣服外,还有一件围裙,说明女人结婚后要扎上围裙围着锅台转
王淑霞说,那时在给出嫁的女儿办嫁妆时有个说法:“陪不尽的闺女,办不尽的年。”当时社会风气不太好,在市民中间流行攀比,相互认识的人家,总爱比比你家闺女出嫁有多少嫁妆,我家闺女出嫁又给置办了多少。
对于正式出嫁那天坐的花轿,王淑霞当然记忆犹新。新娘坐的花轿都是租赁来的,当时有专门制作和出租花轿的店铺。因为女人一辈子才坐一次花轿,所以在结婚时很重视花轿的新旧问题。谁家闺女坐的那顶轿新,谁家闺女坐的那顶轿旧,都成为亲友中常议论的话题。花轿分“头轿”和“二轿”,前者是头等新轿,后者是租赁第二次的轿。王淑霞坐的是头轿,因为轿围子是新的,上面绣的花样是订婚时她自己选出来的——大红色的彩绸,绣有富贵花卉和百子图。
王淑霞出嫁的迎亲队伍,没有照片上的排场大。吹鼓手是两班,都穿新衣、戴荷叶帽。这一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引导着花轿向女方家行进。王淑霞老人出嫁时,并没有留下照片,但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存有一张1946年结婚队伍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虽然那时轿夫的装扮和数量以及迎亲队伍的排场与旧时大不相同,但新娘的花轿依然装扮得十分隆重。
民国初期,许多人都对旧式婚礼猛烈批判。1928年,政府颁布《婚礼草案》,规定“各种聘礼一概免除”“所有礼品一概革除”,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很多人家在婚嫁时依然会按照旧时的传统和老例儿。
一顶花轿,曾是传统婚礼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它承载着无数女人对幸福的渴望和梦想,带着她们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路程。“所以,在传统婚礼习俗中,关于花轿的礼仪特别多,不但表达对新娘的重视和祝福,也将婚礼最喜庆的那部分展现了出来。”李长平说。
李长平告诉记者,老照片上的婚礼应该是清末天津大户人家娶亲时的场面。按照旧时婚俗,围绕一顶花轿,在婚礼前后有许多事情要做。婚礼前一天要“晾轿”。旧时,男方在迎娶之日的前一天,要将预订好的娶亲所用花轿备好,连同子孙灯、旗、锣、伞、扇、串灯等陈列在庭院大棚下。
花轿和所有婚礼用的物品都得在娶亲的两三个月前到赁货铺订妥,比较讲究的人家要求要有串灯、开道锣、清道旗、肃静牌一对、回避牌一对、红绿伞各一把,民国以前还须备有官衔牌若干对。以后随着天津人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漠视,民间又多依帝王官吏出巡所用各种仪仗为参照物,享用半副銮驾之礼,后面还有两匹马,执事所穿服装也由赁货铺包办。
这些都要与花轿一并陈列于棚下,称作“晾轿”,意在炫耀家族的财势,同时也含有去除晦气的愿望。
到了要接新娘子的时辰,就要发轿了。发轿的时间是上午七八点钟,若距离较远,则要早点起程。由茶房喊一声:“齐啦家伙!”吹鼓手便吹号筒传示,迎亲队伍就此出发了。另有穿戴整齐坐在花轿中的“压轿童子”和被称作“公鸡凉席”的两个童子。
轿子到了新娘的家里,新娘要装扮,在这段时间,女方家要设宴款待前来接新娘子的一行人,有的人家还要将花轿摆在院中,将轿顶灯及随行的所有串灯、提灯等全部点燃,称之“亮轿”,以示阔绰。此时还须给轿夫、吹鼓手和众执事另加喜钱。特别是对轿夫的招待格外重视,钱也比其他人多,目的是让他们把轿子抬稳,让新娘少受罪。还要请一位老年妇女用灯或镜子向轿里面照一照,曰“照轿”,意在驱除邪祟不祥。同时,手持熨斗绕花轿走两圈,称之“熨轿”,取温暖如春之意。
新娘上轿后,要将一面小铜镜揣进胸口,可以免受灾祸,去邪避祟。等花轿抬到男方家里,轿夫将轿心抽出,新娘的舅父、表兄弟等还要出来两个人将轿心抬到堂屋门口。新娘下轿时,新郎要将置于喜堂八仙桌子上斗中的弓箭拿出,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新娘从婆家事先准备的火盆上迈过去,这些都意在驱邪避灾。直到此时,一顶花轿才算完成了它在婚礼中的全部“演出”。
李长平告诉记者,民国初期,许多人都对旧式婚礼猛烈批判。1928年,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婚礼草案》,其中规定“各种聘礼一概免除”“所有礼品一概革除”,并具体规定了“结婚礼节”的21项程序,但很多人家在婚嫁时依然会按照旧时的传统和老例儿,只不过很多环节都进行了简化。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旧婚俗程序才一点点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苏莉鹏
照片除署名外由天津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