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陵墓神道石刻羊。 实习生 李强 摄
本期说的是一对来自明代功臣墓的神道石刻羊:这对羊四肢蜷曲,相对跪卧,低首收颔,面目温顺。早在东汉时,我们专栏的主人公——羊就成为等级墓葬的守墓成员之一。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朝天宫展厅中的石羊,来自哪一座明代功臣墓,已经无从考证。据介绍,这对石刻是早年间,在南京的南郊发现,被移至博物馆内。从造型上看,石羊羊角的部分堪称最大亮点。羊角弯曲所形成的弧度,与羊头面部弯曲的弧度对称,几乎组成了一个标准的圆形,看上去尤为精致。同时,造型上也少了一份古拙,多了一份现代感。
在南京城,石羊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文物。其中,时代最久远的石羊,是位于燕子矶伏家桥的南宋大将王德墓神道石刻羊,原为一对,现仅存一只。此外其他的石羊都是明代功臣墓神道的,分别是明代镇国将军李杰墓(一对)、明开平王常遇春墓(一对)、明蕲国公康茂才墓(一对)、明江国公吴良墓(一对)、明海国公吴桢墓(一对)、明宁河王邓愈墓(一对)、明岐阳王李文忠墓(一对)、明中山王徐达墓(一对)、浡泥国王墓(一对)、明虢国公俞通海墓(一只)、西善桥姚南明代失考墓(一对)、江宁后岗明代失考墓(一只)前神道旁边。还有一些散落明代石羊被“异地安置”,在江宁章村社区、白马公园石刻公园、雨花台雨花阁、邓府山石刻公园都有散落的石羊。林林总总,约有三四十只之多,它们无一不是跪卧着的,以表现羊的温顺。
作为高等级墓葬前神道两侧的石刻,石羊在距今1800多年的东汉,就已经出现了。但在最高等级的帝王陵中,只有宋朝皇陵设置石羊。而我们南京人比较熟悉明孝陵神道石刻,虽然没有石羊,却有羊的“亲戚”——獬豸(xiè zhì)。獬豸这种动物,是古代中国人想象中的“神兽”,大型獬豸以牛为原型,小型獬豸就是以羊为原型,但公牛、公羊均是双角,而獬豸则是单角。在中国古代,獬豸被赋予“忠奸明眼辨”的内涵。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自己的独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古代传说中,刑法的鼻祖——皋陶(gāo yáo),就用獬豸来断案。或许正是因此,古人在陵墓前设置石羊,来表达对死者的敬畏,并希望驱邪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