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四年前,国内三位研究人员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始了一项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研究,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日前,该项研究成果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中国首次入选的社科领域成果。(1月22日《钱江晚报》)
网友冷嘲热讽之声犹在耳边,“石头剪刀布”研究却暗暗收获大奖,堪称完成了一次舆论逆袭。剧情反转之快,以至曾经起哄的看客,如今颇有“被打脸”之感。
当初,“石头剪刀布”研究,之所以被网友“玩坏了”,其原因实则也不难想象。一方面,无论正规媒体抑或社交账号,在传播原始新闻时,都刻意淡化了其学术背景,反倒刻意为之贴上无厘头、没事找事的负面标签。此一做法,赚足了眼球,同时也误导着受众;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和世俗大众,素来存在反智主义的倾向。它们习惯于,通过解构“专业权威”,来谋求一种脆弱的自我认同,以及虚幻的智商优越感。
全社会对“学术劳动”的轻蔑、敌视情绪,无疑由来已久。这既是因为,国民整体的科学素养有限,不具备基于科学视角的健全审美和价值评判;也是由于,国内学术群体“劣迹累累”,众多垃圾论文、灌水研究、砖家叫兽,深深“伤透了人心”——在此语境下,所谓石头剪刀布研究,很容易被误解、被调侃。那么,即便被调戏得体无完肤,似乎也情有可原?
一般而言,大众舆论的态度,并不会左右一项科学研究的走向。所以,纵使“石头剪刀布”被吐槽至死,也一样还是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认同……与之相较,真正的风险其实在于,动辄对“学术劳动”充满敌意的社会族群,永远难以发育出健康的科学文化。这意味着,普罗大众与学术精英之间,将会加速疏离;也意味着,本就巨大的知识鸿沟,将越拉越大。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世俗化表达,原本是普及科研知识的有效手段。然而,我们的网络话语,却总是将之视作取笑、玩弄的对象。这种致命的自负,不仅会遭遇现实的尴尬,更会让全社会付出长远代价。“石头剪刀布”研究,也许只是一个极为偶然的案例。可其确乎在提示人们,对基于专业分工的学术劳动保持尊重,对不了解、不理解之事保持敬畏。围观所谓“奇葩研究”,少些莫名其妙的傲慢与附和,多一份理性和耐心,我们可能便会有不一样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