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6000年前鼓楼大妈戴精美玉器 明功臣墓见玉腰带

2014/10/17 10:31:11 点击数: 【字体:

  昨天下午,目前国内第一部以玉器为研究对象的大型文化通史《中国玉器通史》在南京首发。全套书共分为12卷600多万字,按时代划分,上溯8000年,从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全面盘点考古发现中的中国古代玉器。在这本巨著中,史前、六朝、明代等各个时期,都能看到南京本地发现的玉器文物,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6000年前的鼓楼大妈就开始佩戴精美玉器

  中国人使用玉器,从史前时代就已开始,南京作为古都,自然也不例外。《通史》一书的新石器时代南方卷中,就提到南京著名的北阴阳营遗址,以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精美玉器。

  这处遗址位于鼓楼区云南路北阴阳营8号大院内,是南京最早的人类居住地,距今6000至5000年。在1955到1958年的发掘中,共发现墓葬271座,灰坑三座,灶坑一座。除了出土有大量不同器型的陶器,还有玦(jué)、璜等玉质装饰品。比如在编号70、埋葬一位中老年女性的墓中,就在墓主人头骨左耳的位置发现了玦,这是一种环形、有口的佩玉。骸骨底面,还垫着缀璜等形制的玉器。考古学家认为,这位6000年前的鼓楼大妈,就佩戴着这些玉器,作为胸前装饰。

  明代功臣墓中常见精美“玉腰带”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中,也少不了南京玉器的身影。位于栖霞区仙鹤观的高氏家族墓,就出土了3件完整的镂空玉玦,这3件玉玦精美异常,风格沿袭了两汉时期的工艺特征。这批墓葬砖室规模较大,全长在7米以上,墓室高3米余,出土的随葬品丰富而精美。墓主人是东晋政坛谢氏集团的成员高崧。而这些玉玦,正是六朝士大夫阶层普遍追求奢华享乐的表现。

  到了明初,很多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都葬在南京。这些位极人臣、封妻荫子的人物,去世后,也要带着美玉前往另一个世界。《通史》明代卷中,就提到中央门外汪兴祖墓中发现的金镶玉云龙纹带板——即“玉腰带”。这副玉带共十四块,是用纯洁滋润、白如凝脂的和田白玉雕刻而成。玉带采用镂空雕法雕琢出灵芝状祥云和穿越于云层间的五爪龙,层次分明,做工精细,形制特殊,纹饰精美,饱满而不失玲珑,留有宋元时期的玉雕遗风,玉带用金托镶包,显得异常精美。堪称中国古代玉雕工艺之杰作。这是迄今为止,所见明代官员最高规格的赐授玉带。

  汪曾随朱元璋攻破安庆、江州、南昌等地,大败张士诚部队,后与傅友德进攻四川时中飞石身亡,后封东胜侯——典型的“马上封侯”加“马革裹尸”。

  根据《通史》 未来或推专题展

  《中国玉器通史》由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玉器责任鉴定员陆建芳主编,共分为12卷,分别是新石器时代北方卷、新石器时代南方卷、夏商卷、周代卷、战国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辽元金卷、明代卷、清代卷(上)、清代卷(下)以及副卷:中国古代玉器材料研究。全书共600多万字。

  《通史》是一本关于中国历代玉器发展的权威书籍,它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不谈玉器鉴定,不涉及收藏领域,绝大部分内容通过一个个考古发现,解读历代玉文化,还原先民生活风貌。目前该套书已经在新华书店发售。在昨天的首发仪式上,首都博物馆的负责人明确表示,计划根据《中国玉器通史》的思路与脉络,先在北京策划一个“中国玉器通史展”,并向全国各大博物馆推广、巡展。记者 张可 蔡震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扬子晚报(2014-10-1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