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当代洛阳 >> 真中河南人 >> 浏览洛阳

《河南人在北京》之十三 “中原贝多芬” 低调的华丽

2012/2/29 10:51:25 点击数: 【字体: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伴着激昂人心的运动员进行曲《成功之路》,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中国取得金牌数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而这首进行曲的作者,是河南人王和声。


  更让家乡父老骄傲的是,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世博会,每一个让炎黄子孙自豪的历史大事件中,王和声和他浓郁的中原风的音符,也都会作为主打曲目,一次次飘荡在华夏大地。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奚春山/文记者 张培方/图

  “河洛郎”

  洛阳国企员工收入如何?河南的GDP去年有多少?2月25日,和来自河南的东方今报记者一见面,离开家乡41年的解放军军乐团作曲家、河南人王和声,迫不及待地问起了家乡的近况。他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相信家乡父老会受益。

  王和声透露,2001年第19届牡丹花会,他受洛阳方面邀请做了主题曲,这是第一次给力家乡。此后,连续四届洛阳牡丹花会的主题曲,都是用的自己创作的主题曲。

  作为在首都的河南人,王和声说他还要再次给力家乡,目前正在琢磨为中原经济区做一首曲,题目暂定为《大中原》。这位在中国乐坛享有“和声王”美誉的作曲家,在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世博会时,让无数华夏儿女聆听着他的带有浓郁中原风的进行曲,感受了共和国每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中国音乐界的权威杂志《人民音乐》报道称,王和声本人曾30多次荣获国家和军队大奖。

  洛阳当地媒体称王和声为“河洛郎”。 他说,自己出生在11朝古都洛阳,人生能取得一些成就,得益于厚重中原文化滋养和个人努力。

  而立之年扬名

  1955年12月27日,洛阳孟津县一个普通农家出生了一个男孩。此时恰逢“农业生产合作化”高潮,这个孩子就有了一个有浓郁纪念色彩、革命化的名字——王合生。

  受姐姐的影响,王合生少年时迷上了音乐,古都巷陌间传来的那些民间艺人的唱腔,滋养着他幼小的心灵。

  1970年冬,解放军军乐团、新疆的骑兵等部队来豫征兵,来报名的王合生表现出音乐才华后,几家部队同时看中了他,新疆骑兵部队先给他发了军装,就要入伍时,军乐团的人连夜赶到,跟武装部和新疆军区交涉,把他抢到了军乐团,少年王合生拿上了金灿灿的乐器,吹起了大管。

  或许他觉得自己写出的音符更能表情达意,在完成大量司礼、演出任务的同时,王合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

  1983年,从未到过草原的他创作了女中音独唱歌曲《草原夜色美》,得到了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老师的赏识,并在演出中频繁使用,传遍祖国大江南北。1984年初,这首歌参加“祖国在前进”全国征歌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列一等奖的是《十五的月亮》。而这时,王合生还只是一个28岁的乐队演奏员。

  1985年,王合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作曲。三年后,走出中央音乐学院的王合生,更名为王和声。

  “中原风”激荡奥运

  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上,在王和声激昂人心的运动员进行曲《成功之路》伴奏下,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

  王和声说,当时奥组委公开向全世界征集颁奖音乐。自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稿,听说包括谭盾在内的世界20多位知名作曲家纷纷参与此次颁奖音乐后,对自己参评的成绩,王和声没有抱任何希望。

  经过奥组委官员、知名音乐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多轮无记名投票,王和声入围。奥组委当时婉转告知,此次竞争特别激烈,颁奖音乐历来只能有一个人的作品被采用。

  但最终,奥运会惯例被打破,河南人王和声的运动员上场音乐,湖南人谭盾的运动员颁奖音乐,共同担当起奥运颁奖系列音乐的重任。问其创作灵感来自何处,他认为“来自国家荣誉感”。

  王和声说,能够奉献出《成功之路》这样的作品,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听见,这是一生的骄傲,这种幸福感是金钱买不到的。

  “舍得”彰显河南大气

  2008年12月1日,在文化部第14届文华音乐大奖颁奖音乐会上,经王和声改编的《草原夜色美》以“严谨、高雅、优美和自身的流传性”(评委语),摘取了唯一的合唱类一等奖。在王和声作品音乐会上,德德玛老师无限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并回顾了她与“年轻”王和声的合作往事。

  王和声认为, 得到这一切,是因为自己对作曲事业的挚爱。他回忆说,1984年以来,自己的作曲《草原夜色美》就在大街小巷、歌厅酒吧传唱。到2008年达到一个高潮。

  有朋友建议,他应该请律师起诉歌厅酒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王和声说,作曲家的知识产权的确应该维护,但他不想去较这个真:好的创作,就是让更多的人愉悦和享受的。

  后来,也有商业机构来请王和声作曲,王和声一概拒绝,他说,做人要大气,对于金钱,他没有特别强的欲望,人生,有舍才能得。

  国家大剧院里的

  音乐会

  2011年6月12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艺术局、中国管乐学会、解放军军乐团联合举办的解放军军乐团王和声作品音乐会《草原夜色美》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

  从东方今报记者手头掌握的资料看,王和声是第一个走进国家大剧院开作品音乐会的河南人。更令家乡父老兴奋的是,王和声创作的主旋律音乐会,竟然雅俗共赏,受到群众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王和声说,在开音乐会之前,他和国家大剧院都以为,高雅艺术可能观众寥寥,做好了赔钱赚吆喝的准备。

  但是没想到的是,在未做广告的情况下,1800张票,有1000多张通过市场卖了出去。令王和声感动的是,在音乐会上,观众座无虚席,全场除了掌声听不到其他杂音。

  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员告诉王和声,几个小时的音乐会,没见到一个中途退场的!

  ■王和声现象

  针对王和声的作品音乐会,业内人士开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曾同王和声一起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著名作家王海鸰,讲起了一个小事:每次采访,都能看到王和声拿小本子在记,最后才明白,他是在整理和沉淀自己的内心体验,而音乐会正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激情的爆发。另一名同赴汶川的著名编剧燕燕,则把王和声的作品称为“一个人的心灵史”。

  有趣的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作曲家虽然对王和声非常熟悉,对《草原夜色美》也非常熟悉,却不知道王和声就是这首歌的曲作者,以为这首歌就是内蒙古民歌。“这正像王和声多年来默默无闻的性格”,“这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不带作秀成分的高水准的音乐会”,著名词作家赵大鸣这样认为。

  原籍洛阳的河南知识产权协会副秘书长李建伟认为,中原版贝多芬王和声41年的音乐生涯,在奥运、世博上的成功,为中原树立了一个“给力”的人物品牌。

    ■点评

  只闻其声,不知其人,低调的王和声,以音符在奥运、世博的世界大舞台上演绎了铿锵有力的人生进行曲。

  点评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驻京办副主任刘金山

  ■人物档案

  王和声1955年12月生于河南洛阳。1971年考入解放军军乐团学习大管,198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员,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管乐学会理事。

  王和声认为,能够奉献出好的作品,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听见,这是一生的骄傲。(原标题:《河南人在北京》之十三 “中原贝多芬” 低调的华丽)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2-02-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