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洛阳

“针灸鼻祖” 皇甫谧

2014/12/5 15:28:40 点击数: 【字体:

    针灸起源甚早,最早甚至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砭石,但是在魏晋时期,却出现了一个在医史上常被称为“针灸鼻祖”的学者,他便是大名鼎鼎的皇甫谧。
 
    皇甫谧(215-282),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实际上,他的主要社会身份并非医家,而是当时一位著述颇丰的学者,在文学、史学诸方面都有不少著作,如《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等都出自他手。《晋书》中专门为他作有传记,生动地记述了其生平的传奇经历。
 
    皇甫谧是当时名士之一,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典故。据记载,皇甫谧年轻时不爱读书,到处游荡,是个典型的浪荡子弟,为时人鄙视。但他为人倒很孝顺,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要留给母亲。一次,母亲自责教育不力,哭着劝他要好好振作,要好好读书。皇甫谧大受触动,于是从此便痛改前非,发奋读书,其用工的程度,甚至为他博得了“书淫”的名声。
 
    经过努力,他后来成为了知名的大学者,朝廷一再征召他去做官,却被他屡屡拒绝,甘于过着平淡的生活,专以著述为务。
 
    魏晋时期,像皇甫谧这样的高士为数不少,也有不少涉猎养生、医药者,但是若论精通医学,皇甫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与一般的医家不同,皇甫谧习医并非家学,也非遇到名师传授,而主要与其常年为疾病所困有关。因为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皇甫谧耽于服食,但因服寒食散不当而中毒,引发了多种疾病,痛苦难当,甚至多次想要扣刃自杀。加上他后来身染多种疾病,可说是长期的“老病号”。
 
    俗话说“久病成医”,皇甫谧遂开始留心医学,他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认识到了医药的重要性,感叹“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特别是在42岁时,他患上了风痹症,此后更潜心钻研医学,终于成为医学史上的名家。
 
    皇甫谧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编写了《针灸甲乙经》,其他医著还有数种,但多散佚,只有《寒食散方》的部分内容保存在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
 
    《针灸甲乙经》约公元259年著,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简称《甲乙经》,书名中云“黄帝三部”者,是因为该书主要集《素问》、《针经》(即《灵枢》的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内容,按类编排,删除浮言和重复之处合编而成。
 
    之所以以“甲乙”为名,是因为原书共有10卷,系以十天干为编排顺序,故此以天干首两位“甲乙”冠名。但此书在后世流传中有所增删,变为12卷,一直通行到现在。
 
    从内容而论,《针灸甲乙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卷一到卷六主要是论述医学基础理论及针灸概要,经络理论 、腧穴理论、脉诊、针刺禁忌等。而卷七到卷十二则主要是临床病症及具体治疗,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等,记载了约200种病症500多个处方,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医著。
 
    从编排体例上而言,《针灸甲乙经》按照内容分类编排,按照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归类,因此具有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特点,也对后世分类整理医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针灸甲乙经》首要的贡献是原始文献保存之功。该书辑选了《黄帝内经》的部分原文,可视为《内经》最早的分类辑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保留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部分内容,而该书在后世流传中已经散佚。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书名不难推断,应当是早期的一本针灸专著。
 
    一般而论,《内经》中的内容多侧重医理的阐发,而从《针灸甲乙经》中的内容来看,《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多偏于应用,因此也有人推断该书很可能便是《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黄帝外经》一书的别名。
 
    《针灸甲乙经》对此前的医学,特别是针灸学说的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此前的医学典籍如《素问》、《灵枢》等中都有关于针灸学理论与技术的阐述,但均非专论针灸,相关内容多散见于各章而不成系统,比如,此前《黄帝内经》中曾提到人体有365穴,但实际上记载的穴名不过160个左右。当时也有专门论述针灸经络的医籍,但均已散佚不存。
 
    因此,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由于对针灸经络、腧穴、主治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被公认为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在《针灸甲乙经》中,皇甫谧对人体腧穴的名称、部位以及取穴的方法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共厘定了人体的穴位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黄帝内经》增加了一倍多。
 
    在腧穴的排列上,皇甫谧也别出心裁,采取了“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排列方法,这样的布穴既方便又准确,后人每每沿从之。由于皇甫谧对腧穴的考订翔实有据,因此历代医家莫不遵从,直到今天,中医针灸临床中大部分穴位的取位都仍然在参照《针灸甲乙经》中的标准进行,没有大的变动。
 
   《针灸甲乙经》并不只是阐述医学理论,也很重视临床治疗的实践。该书以大量篇幅论述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方法,对穴位的针刺深度、留针的时间、艾灸壮数等的介绍都十分具体。比如关于深度,提出头面部浅刺3分,四肢末端刺入3-4分,肩部则可刺入5-7分等。《针灸甲乙经》中还指出了若干禁针穴、不宜深刺穴、不宜久留针穴、禁灸穴等,大多为后世临床所证实。对于初学医的人而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参考。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早报(2014-03-01)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