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被称为有生命的绿色“活文物、活化石”,也是一个城市悠久历史的 “见证人”。3月5日,洛阳市通过了《洛阳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该条例是今年该市拟制定的两部地方性法规之一。
洛阳古树名木总量全省居首
汝阳杜康河西岸杜康祠门前有棵暴皮柘桑,它是洛阳最“长寿”的树。这棵古树树体向东倾斜,西侧的树皮已没了踪影,树干也已经半空,东边的树皮呈白棕色,只有盘根错节的枝丫宣示着它依然鲜活的生命力。“传说西边的树干是雷劈过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在该村生活了43年的鲍桃敏说,夏天树上的小圆叶密不透风,十分茂盛。
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这棵古树的故事。相传这棵树是酿酒鼻祖杜康发现酿酒秘方的那棵空桑树的“后裔”。如今,这棵柘桑已经成为当地的“宝贝”。目前,古树的东侧两根枝丫下都有水泥柱支撑,外围还设有围栏。“水泥柱是为了保持古树身体平衡,围栏则是防止人们触摸古树造成伤害。”汝阳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苏延辉说。
根据洛阳市园林局的统计,洛阳市区目前共有古树名木600余株,以皂角、椿树、国槐、柏类为主,主要分布在关林、老城区和瀍河区,但这些仅占整个洛阳市古树名木总量中很小的一部分。截至2013年,洛阳市共普查建档古树名木33032株,其中散生古树5854株,名木93株,古树群58处共27085株,总量居全省首位。
超九成县域古树保护无法可依
据洛阳市绿委办负责古树名木保护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洛阳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主要是普查建档挂牌;对濒危树木分批次、有重点地进行保护,具体由省绿委办专家论证后,再对需保护的树木进行具体保护。由于洛阳古树名木数量多、分布区域偏远、权属结构复杂等,给古树名木保护带来不少难题。
“现行的《洛阳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仅涵盖了城市区的古树,而97%以上的县域古树保护还没有法律依据。”洛阳市森林公安局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按照《森林法》相关条款处理案件,仅按照市场上的木材行情计算,不能充分体现古树的价值,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贩卖古树仍时有发生。“近年来,一些开发商为提高小区绿化品位,频频到古树集聚地购买,栾川、嵩县、洛宁、汝阳等都是盗卖古树的高发区域。”
《条例》为保护古树开“处方”
《洛阳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通过为洛阳的古树名木撑起了“保护伞”。《条例》覆盖整个洛阳建成区和农村,通过明确古树移植的审批手续、划清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进而最大限度减少不法者对古树名木的破坏。
《条例》中明确规定古树名木实行管护责任制,也就是说,机关、学校、农村四荒地上的古树名木以后都将有自己的“监护人”。此外,今年,洛阳市绿化委将负责建设全市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对古树保护进行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