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帝崇佛尤甚 三大寺声名显赫(佛在洛阳)
2013/11/7 9:34:1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三月,孝文帝死于南征北返途中,太子元恪即位,为宣武帝。宣武帝继承孝文帝的未竟事业,国力达到鼎盛。宣武帝崇佛尤甚,一人建成三大寺院,声名显赫,可见一斑。
当时洛阳佛教兴盛,正如《洛阳伽盛记校注》所载:“异国沙门,咸来辐辏,负锡持经,适兹乐土。”目睹外国和尚纷纷来京弘法的情状,宣武帝非常高兴,他下诏在阊阖门外御道之南建造永明寺,以接待这些异国僧人,安顿他们来京之后的饮食起居。
永明寺规模宏大,房庑连亘,一千余间。院中遍植修竹、高松,奇花异草,骈阗(tián)阶砌。寺中异国沙门多时,超过3000人,他们有的来自西域,有的来自天竺,有的来自大秦国(今罗马),高僧云集,其中有昙摩流支、菩提流支等,连已在少林寺安身的菩提跋陀也曾在此寺挂单。
自仲令仪在洛阳受戒,成为中国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法师后,洛阳女子出家者络绎不绝。宣武帝下诏在阊阖门御道北修建瑶光尼寺,专为女子修佛之地。
瑶光尼寺建筑极为精美。据《洛阳伽蓝记校注》载,寺中有一个5层寺塔,高50丈,仙掌凌虚,铎垂云表,作工之妙,可与永宁寺塔比美。寺中胡僧尼房500余间,“绮疏连亘,户牖(yǒu)相通,珍木香草,不可胜言,牛筋狗骨之木,鸡头脚之草,亦悉备焉”。
瑶光寺也是皇家寺院,寺中尼姑,多为名门秀女。“椒房嫔御,学道之所,掖庭美人,并在其中。亦有名族处女,性爱道场,落发辞亲,来仪此寺,屏珍丽之饰,服修道之衣,投心八正,归诚一乘。”据载,孝文帝的废皇后冯氏、宣武帝的皇后高氏都曾到该寺为尼。但正因为该寺名气,引来心怀叵测之人的垂涎。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尔朱兆攻入洛阳,纵兵大掠,有数十人冲进瑶光寺,见有姿色尼姑悉数奸污,这一清静之地变成了宣淫之所。
尔朱兆为北魏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尔朱荣从子。尔朱荣曾乘北魏内乱攻入洛阳,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双双投入黄河淹死,还以“祭天”为名,将北魏王公卿士2000多人诱骗至河阴,全部杀之,史称“河阴之变”。后孝庄帝不满尔朱荣的行径,设计杀掉了尔朱荣,尔朱兆便率军攻入洛阳,纵兵抢掠10日,将孝庄帝囚禁晋阳,至此北魏政权分崩离析,此为后话。
宣武帝修建的寺院最著名的当数景明寺。此寺建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今伊滨区佃庄镇),用他称帝时的年号“景明”命名。
景明寺呈方形,东西南北均为500步。“前望嵩山、少室山、背负洛阳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形胜之地,爽垲独美。”“复殿重房,交疏对霤(liù),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虽然房外有春夏秋冬,季节交替,室内却四季如春。房檐之外,皆为山、池、竹松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正光年间(公元520年至公元525年)太后又在寺中建造一座7层佛塔,去地百仞,当时国子监祭酒邢才文撰写的碑文云,“俯间激电,旁属奔星”,可见塔之高耸程度。该塔装饰极为华丽,称“金盘宝铎,焕灿霞表”,甚至超越了永宁寺塔。在寺中,有3个池塘,池中萑(huán)蒲菱藕,水族兴盛,黄甲紫鳞,出没于繁藻之间,青凫白雁,浮沉于绿水之中。
景明寺在洛阳城备受尊崇,许多佛事都在此举行。每年农历四月初七,洛阳城各寺佛像齐集景明寺,共有1000余尊。第二天即农历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圣诞日,这天,要举行一系列活动庆贺,最重要的活动是“行像”,即用车载佛像在大街上巡游。其时,佛像依次出宣阳门,至阊阖门前,皇帝亲御城门楼观礼,并散花、致礼。这天,“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倡,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这种大型行像活动,以耍狮子、辟邪为引导,僧众高举幡、幢,抬着各种佛像行进,供人们瞻礼。当时,这种盛大佛事场面不仅令京城百姓肃然起敬,就连西域胡僧也惊叹不已,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再三行礼。(徐晓帆 司一智)(原标题:宣武帝崇佛尤甚 三大寺声名显赫(佛在洛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网(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