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传承与创新并重,让“洛阳汤”更浓香

2013/10/24 11:15:58 点击数: 【字体:

传承与创新并重,让“洛阳汤”更浓香

   
    核心提示

    兰州拉面享誉全国,郑州烩面在经历多年发展后,产品形式多种多样,连锁店遍布各地。业内人士认为,“洛阳汤”想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目标,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让全国各地的人们熟知、认可美味“洛阳汤”。

    1    老汤馆应走出深巷谋新生

    “老洛阳人都知道,喝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等,一定要喝头锅汤,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人早晨5点多钟就跑到汤馆的原因。”家住瀍河回族区的李新生说,自己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到汤馆去喝汤。

    “洛阳有名气的老汤馆不少,但在外地很难找到正宗的分店。”经常从南阳来洛阳办事的沈国勋说,每次来洛阳,都是当地的朋友带自己到老城、瀍河的背街小巷内找汤馆,如果是自己单独来,肯定找不着地方。

    对此,马杰山牛肉汤馆负责人马世贤深有体会。他家的汤馆早期也是在巷子里开店,搬至瀍河回族区美食街后,不仅店面大了,平时来的外地游客也多了,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生意自然越做越红火。然而,洛阳的很多老式汤馆,祖祖辈辈都固守着背街的小门面。

    马世贤认为,“洛阳汤”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手艺和秘方。辖区政府可以考虑在规划建设餐饮街区时,将这些知名的老式汤馆安排到餐饮街区,这样既可让这些汤馆走出深巷,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也便于更多外地游客体会到“洛阳汤”文化。这样才是对“洛阳汤”文化最好的传承。

    2    取长补短实现更好发展

    洛阳市经济社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席升阳说,自己也经常到汤馆喝汤,目前洛阳不少老式汤馆的经营方式比较落后,很难做大做强,也不利于“洛阳汤”品牌宣传。

    席升阳说,就拿给汤配料这个环节来说,老式汤馆基本上是厨房师傅根据自己的经验、感觉,手抓配料。这样既不卫生,又难保证每碗汤的品质。在这方面,老式汤馆应向新式汤馆学习。以“百碗羊汤”为例,汤的配料是由经营企业事先按统一规格搭配、分装好的,这样既能确保卫生,也能保证每碗汤配料配比完全一致。

    “洛阳很多老式汤馆虽是‘老字号’,但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容易被别人冒用。”席升阳说,洛阳现有新式汤馆都有自己的品牌,且多以连锁形式经营。如此一来,汤馆的名气大了,别的店也不敢轻易冒名。消费者认知度高的“老字号”汤馆,应当积极树立品牌,借助相关部门的力量,申报河南省甚至中华老字号,这样既能提升知名度,也能更好地保护品牌。

    席升阳认为,新式汤馆虽然经营模式很先进,但也需像老式汤馆那样立足汤品质量,如果为了多卖一碗汤而多添水,最终只能失去市场。

    3    龙头汤馆引领多样化经营

    有业内人士认为,郑州烩面经过多年发展后,形成了很多衍生产品。除街头的烩面馆外,还有企业在专门生产方便烩面、速冻烩面等。另外,郑州一些知名胡辣汤馆的做法也值得借鉴,例如汤馆在卖汤的同时,也销售调配好的胡辣汤浓缩包,游客回家后可自己调制食用。对于洛阳汤馆来说,秘方不能外传,不过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应的衍生产品,同样能起到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认为,洛阳汤馆行业目前缺少能够树立成为标杆的龙头汤馆。相关部门可通过引导、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汤馆,通过到外地学习同类传统小吃行业发展壮大的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让洛阳的各类汤馆遍地开花。

    4    打造“洛阳汤”美食节

    “如今,国内不少地方都开办有美食节,但针对某一特色餐饮举办节会并不多,兰州牛肉拉面节就是其中的成功代表。”高延军说,以2012年的兰州牛肉拉面节为例,节会期间,各品牌牛肉拉面的销量大增,同比增幅在30%以上。短短10天内,节会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高延军认为,洛阳每年都举办牡丹文化节,我市可考虑在此期间举办“洛阳汤”美食节,让洛阳汤馆行业的各路高手同台竞技论高下,让本地市民及外地游客借机品尝到不同特色的“洛阳汤”,还要浓墨重彩地宣传洛阳的“汤文化”。“洛阳汤”成为城市名片,同时能让经营者吸取各家所长,将“良方”用于自家汤品的改良创新上去。另外,“洛阳汤”美食节对行业创收增收以及全市旅游收入增长都将有积极作用。

    “除了在本地举办节会外,相关部门也可以考虑引导、鼓励一些知名汤馆到外地推介。”高延军认为,洛阳的“汤文化”也可作为宣传洛阳旅游的亮点内容。在制作相应宣传片时,可借鉴《舌尖上的中国》,让受众看到宣传片就有想品尝美味“洛阳汤”的欲望。此外,还应注意对洛阳的“汤文化”进行总结,让其具象化。

    高延军说,在对外推介“洛阳汤”的步骤上,可优先考虑与洛阳饮食习惯相近的北方城市,一步一步来。也可根据当地饮食特点,在“洛阳汤”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本报记者 王蕾 特约记者 王少峰(原标题:传承与创新并重,让“洛阳汤”更浓香)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日报(2013-10-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