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上东门:洞开枭雄路 高挂英雄胆

2013/7/18 9:06:23 点击数: 【字体:

上东门:洞开枭雄路 高挂英雄胆

  东汉洛阳城示意图

  上东门,东汉初建。190多年后,东汉灭亡,此门不废,穿越到曹魏;曹魏灭亡,此门不废,穿越到西晋,称建春门;西晋灭亡,此门荒芜,稍加修葺,仍可使用,穿越到北魏,仍叫建春门。

  一个城门,穿越数代,故事很多,叫人感慨!

  一、杜根眼眶生蛆,忍死上东门外

  上东门,本是东汉洛阳城东垣北起第一门,遗址在今偃师市首阳山镇韩旗村(韩旗屯)附近。当时洛阳东城墙上有3座城门,靠北边第一门即上东门,门洞宽约18.5米;第二门是中东门,门洞宽约12.5米;第三门即最靠南的望京门,门洞宽约8.8米。这里可以看出,上东门很重要,比其他城门都宽,从此门进城后就是上东门大街,道路宽阔,街市繁华。

  东汉时宫城分为南北二宫。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初建洛阳,也按西汉刘邦建都洛阳时的南北二宫来布局,国事活动大多在南宫举行,北宫主要是皇帝嫔妃的寝宫。但到了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时,渐渐地把政治中心移到了北宫,国事活动都在北宫举行,原因是南宫靠近洛河,经常闹水患。

  东汉第三任皇帝是章帝刘炟,第四任皇帝是和帝刘肇。刘肇的第二任皇后邓绥,乃东汉开国功臣邓禹(汉光武帝时的太傅)的孙女,豪门小姐,颇有心计。汉和帝27岁死后,皇后邓绥抓住机会,与其兄邓骘操纵朝廷,立刚生下百余日的少子为帝,是为殇帝。邓绥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

  殇帝继位不到一年就死了,邓太后立13岁的刘祜为帝,是为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政由己出,引起大臣不满。其中有一位大臣杜根,秉性勇韧,忠于社稷,他看到安帝慢慢长大了,应该亲政了,于是慷慨陈词,要求邓太后让权给皇帝。邓太后很生气,下令立即逮捕杜根,用白袋子蒙住,在大殿上活活打死!以儆效尤!执法官知道杜根是忠臣,私下对行刑的人说:“动作要狠,下手要轻,不要打死。”手下人照办了。

  当时在北宫被打死的官员,都要被拉到上东门外扔掉。因为上东门是郭城的城门(郭城就是外城),靠近邙山,接近墓地,运送方便。杜根被扔到上东门外,不久苏醒过来。邓太后派人来检查,杜根装死,一动不动,躺了3天,身上创伤化脓,眼眶生了蛆,太后以为他死了,不再管他,他才得以逃脱,逃到宜城山(湖北西北部)做了一个酒保。

  15年过去了,杜根仍不敢露面,上东门外惨烈的一幕让他心寒。但政局已有巨变,邓氏一族被诛了。汉顺帝上台后,听说杜根还活着,就让他出山做济阴太守,但杜根已不恋官位,不久辞职回家,到78岁去世。他在上东门忍死之事,一直被后世传扬,清末志士谭嗣同反清被杀前作绝命诗时就引用了这个典故:“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二、袁绍与曹操,先后出上东门

  东汉洛阳城,南北长,东西短,“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俗称“九六城”,一共12座城门,通向各个城门的干道,呈南北、东西走向。由于城门不对称,又形成一些“丁”字形和“十”字形街道,最长的街道达3000米,两个路口之间的路段一般长500米,街道一般宽40米。街道的名称,按各街道所对应的城门命名:南北向的干道有“开阳门大街”“平城门大街”等,东西向的干道有“上东门大街”“中东门大街”等。被这些干道所分割的区域,就是居民区和市场。王公大臣多居住在上东门内,这里靠近北宫,上朝、出城都方便。

  城门管理工作由城门校尉与司马共同负责,每门则设“侯”一人,具体看守城门,何时开城门,何时闭城门,都有严格规定。但到了东汉末年,战乱纷起,城门守卫时紧时松,乱世枭雄出入其间,留下许多故事,其中曹操、袁绍最值得一提。

  当时朝廷组建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袁、曹皆为热血男儿,欲杀专权的奸臣,廓清天下——袁绍出身名门,朝野皆有威望,他率兵杀宦官,杀得正过瘾,不料董卓大军突入洛阳,勾结宦官,操纵朝廷,欲换皇帝,袁绍表示反对。董卓根本不把袁绍放在眼里,傲慢地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应选贤明之人。刘协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如果不行,刘氏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袁绍一听,横握佩剑,对董卓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吗?”董卓问:“汝欲试吾剑利否?”袁绍答:“汝剑利,吾之剑未尝不利!”说完扬长而去,朝上东门而去。他把朝廷所颁符节挂在上东门上,表明不再与当朝权贵合作,就赶往冀州去了。

  袁绍离洛后,曹操决心刺杀董卓。一日,他暗藏宝刀,约见董卓。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于侧。董卓问:“孟德为何来迟?”曹操答:“马行走不快,故而来迟。”董卓听了,命吕布去选一匹西凉好马送给曹操,吕布领令而出。曹操暗想:“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又惧董卓力大,未敢轻举妄动,只好站在一边。董卓体胖,不耐久坐,遂卧转面向内。曹操又想:“此贼当休矣!”急持宝刀欲刺,不想董卓看到穿衣镜中曹操拔刀动作,急回身问:“孟德何为?”此时吕布已牵马至,曹操智生,忙说:“我有宝刀,特献恩相。”董卓下床,引曹操出来看马,曹操谢道:“愿借试一骑。”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董卓醒悟,怀疑曹操行刺,谋士李儒说:“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可擒而问!”董卓差人去看,良久得回复:“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去了!”

  这里说的东门,即距北宫最近的上东门。

  《晋书》记载,石勒14岁时,与同乡跋涉千里来洛阳贩运货物,当终于看到洛阳城时,他倚着上东门长啸起来,路过的西晋大臣王衍看到,很惊奇,对左右说:“刚才那个胡人小孩,声貌奇特,透出奇志,怕将来会扰乱天下,你们赶快去抓他!”但石勒已离开,融入市井人群。后来,石勒果然攻打了洛阳,并做了后赵的开国皇帝。

  三、门外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魏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曾作《咏怀·步出上东门》:“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鸣雁飞南征,公式公式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还有无名氏写《驱车上东门》:“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寐。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这两首诗,都写出了上东门的肃杀之气,尤其是后一首,不但写了“郭北墓、白杨树,陈死人、黄泉下”等字眼,还表达了对生命短促的悲叹,最后点明主题要及时享乐。上东门这种肃杀惆怅况味,甚至延续到宋代,贺铸曾作词“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足见上东门因靠近邙山,城门具有别样气氛。(记者 孙钦良)(原标题:上东门:洞开枭雄路 高挂英雄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网 (2013-07-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