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的色彩,瑰丽的画面,梦幻的丝绸之路……昨日上午,在“牡丹使者”重走丝绸之路大型文化采风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当红色的绸缎被揭开,大型三彩壁画《丝路起点·洛阳》呈现在众人眼前时,现场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石辟邪、汉阙、汉瓦当、驼队、伊斯兰纹饰、古罗马纹饰……人们纷纷走到壁画前,小心翼翼地触摸那瑰丽的画面,细数画面上和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文化符号。
为什么要创作一幅这样的大型三彩壁画?在创作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洛阳晚报记者日前来到创作现场,听郭爱和老师讲述。
丝路情深 几易其稿完美演绎
10日10时许,在洛阳师范学院附近的三彩艺窑厂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同几名工人小心翼翼地将几块精心烧制的三彩壁画取出,一一放置在地上。此时,双眼布满血丝的郭爱和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闻言,一旁的工人和其他设计人员也都面露微笑。“为了这幅壁画,郭老师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他不断修改设计方案,烧出的作品也多次返工。”大家说。
这幅刚刚出炉的大型壁画长300厘米,宽60厘米,右侧有几个篆字“丝路起点·洛阳”。“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而三彩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符号,将两者结合起来,用缤纷的三彩演绎大家心目中那条充满梦幻色彩的丝绸之路,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郭爱和说,其实,早在学术界开始争论洛阳是不是丝绸之路起点的时候,他就想用三彩创作一幅有关洛阳为丝绸之路起点的壁画,脑子里也构思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尝试着烧制了多次,但总是不理想。
“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要组织重走丝绸之路的大型文化采风活动,现在又正值丝绸之路申遗的关键时刻,这幅壁画的创作已经迫在眉睫。”郭爱和笑着说,最近这些天他几乎天天窝在工作室里,一想到创意,就赶紧付诸行动。终于,在10日上午,壁画完美出炉。
三彩演绎 梦幻丝路起点洛阳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启动仪式上,我市文史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现场的市民对壁画赞不绝口。
这幅大型壁画由5块边长为60厘米的方形三彩壁画组合而成。画面的整个背景以黄色为主,代表着浩瀚的沙漠和母亲河黄河,大量东西方文化艺术元素贯穿其中。在三彩窑变艺术的演绎下,画面色彩艳丽,极富流动之感,远远望去,犹如一匹瑰丽、柔滑的丝绸铺展开来。
郭爱和介绍,这幅壁画经过立线、施釉、烧制等数十道工艺,同时加入三彩之阴刻工艺,经高温烧制、窑变,最终把丝绸之路上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方文化元素用三彩工艺完美地表现出来。作品整体背景运用三彩釉色独有的流动和窑变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使整个画面呈现出犹如丝绸般的柔美之感,与作品名称《丝路起点·洛阳》相得益彰。
我们注意到,画面最右侧展现的是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东汉石辟邪的风采。只见它昂首挺胸,凝视远方,犹如一头东方雄狮。除了石辟邪,还有代表着汉魏都城的汉阙,最具汉代文化特征的艺术遗存汉瓦当,茫茫丝路上的驼队……所有这些艺术符号无不在诉说着古都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历史沧桑。
“为了展现丝路东方起点洛阳与西方起点罗马之间的文化交融,我还采用了伊斯兰纹饰和古罗马纹饰,代表着西方文明的神秘之光。”郭爱和说,在这些文化元素的背后,是悠悠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以及用隶书撰写的中国境内22个申遗点的名称。
终极梦想 洛阳罗马三彩“牵手”
“我的终极梦想,是制作一幅题为《丝路起点·罗马》的同等规模的三彩壁画,赠送给罗马,让两个起点城市通过三彩‘牵手’。”看着自己精心烧制的壁画,郭爱和说出了自己更长远的打算。
洛阳晚报记者注意到,在郭爱和的工作室内,另外一些与丝绸之路沿途城市有关的三彩作品也在紧张设计和烧制中。这些三彩作品的题目分别为《丝绸之路·兰州》《丝绸之路·敦煌》《丝绸之路·楼兰》等。这些作品,都是郭爱和计划带在身边,在参加重走丝绸之路活动时,赠送给沿途各个城市和申遗点的。
郭爱和说,在他的心目中,无论学术界如何争论,洛阳都应当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因此,在设计这组作品时,他特意在名称上进行了区别。
“洛阳是起点城市,壁画的名称为《丝路起点·洛阳》,其他城市或申遗点的壁画均以《丝绸之路·××》为题,一直到罗马,再将名称改为《丝路起点·罗马》。”郭爱和说,在这次重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他愿意当一名洛阳丝绸之路文化的宣传者和推广者,向沿途的城市和群众介绍洛阳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让洛阳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概念深入每个人的心中。(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 张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