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下旬,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将到我市,对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遗准备工作进行预检,新安县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申遗的一个重要遗址点,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昨日上午,洛阳晚报记者来到保护展示工程现场时发现,和几个月前相比,这里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考古遗址公园面貌渐显。
保护工程近尾声,公园风貌渐显现
新安县汉函谷关位于县城以东500米处的东关村。
据史料记载,汉函谷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被废后,历经风雨沧桑的雄伟关城变成墟土一片。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型修复是在1923年。
“对汉函谷关的保护和展示,我们一直是朝着遗址公园的方向努力的,从今年2月保护工程启动到现在,附近已经拆除了大量影响遗址风貌的民居,两侧的窑洞也都用夯土填了起来。”负责现场工作的新安县文物局副局长王欣向大家介绍,由于时间紧迫,汉函谷关的保护、展示工程是和考古发掘工作同步进行的。
在这次保护工程中,施工人员对关楼遗址进行抢险加固,对关楼遗址表面的裂隙进行处理,防止发生剥离和剥落。同时,保护处理及恢复关楼砖体表面现存及缺失的匾额、门联,清理关楼四周的植被等。
我们注意到,关楼遗址表面的一些剥落痕迹已经清理完毕,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加固。关楼二层墙体表面还覆上了一层钢丝网膜,防止表面夯土、植被流失。
关城城墙遗址
未来可沿着漫水桥,步入函谷关城
王欣说,按照计划,7月22日以前,汉函谷关的保护、展示工程将全部完成,待专家组验收后,有兴趣的市民便可沿着新设置的参观路线,进入函谷关城参观了。
在王欣的带领下,我们提前感受了这条新的参观线路:
沿着位于关楼东南方向的景区入口进入景区,缓缓流淌的涧河呈现在眼前。涧河之上,一座小型的漫水桥已建成,施工人员正在安装护栏。走上漫水桥,遥望远处的函谷关楼,一股沧桑感油然而生。
涧河岸边,依山体护坡而建的一条青石板参观通道已经建成,沿着这条小道往前走约500米,一条黄色的夯土小道呈现在眼前。王欣笑着说,走上这条小道,就算走上了1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因为,这条路面以下2米多的地方,正是丝绸之路的遗迹。
在此前的考古发掘中,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认定,汉函谷关不仅是座关,更是一座城。证据在哪里呢?
正在现场进行考古发掘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王咸秋带我们来到位于关楼东南侧的一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以后大家来参观,这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观点。”王咸秋说,“这里是关城东墙和关城南墙的拐角,正是有了相交城墙组成的空间,说明汉函谷关不仅是一道关,还是一座城。”
王欣向我们推荐的另一处值得参观的地方是关楼。我们注意到,关楼的南侧,一条木质台阶已经完工,沿着弯弯曲曲的台阶走上关楼,北侧鸡鸣台,南侧望气台,远处的漫水桥,关楼下的千年古道……关于函谷关的一切,尽收眼底。(记者 李燕锋/文 张晓理/图)(原标题:新安县汉函谷关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接近尾声 千古雄关将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