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洛阳孟津县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农村文化艺术发展面临瓶颈

2013/3/8 15:02:15 点击数: 【字体:


    2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出资100万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捐建“希望画院”。在今年两会上,他呼吁推广“希望画院”模式,***农村文化艺术发展瓶颈。

  孟津县平乐村素有“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称号,当地农民种牡丹、画牡丹,形成了一条从种牡丹、画牡丹到销售牡丹画的产业链。然而妇孺皆画花、全民懂艺术的平乐,在自己绘制的牡丹画产业发展之路上,并非尽是坦途。

  虽然建成了创意产业园,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在家庭作坊里作画。是外界的硬件平台不完美,还是传统观念作怪?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发展面临瓶颈,只有突破才能更好地发展。

  ●○100万捐建“希望画院”

  何水法,作为当代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之一,从2011年到2013年2月,他先后五次到平乐村对当地农民画家进行现场指导,与这里的农民朋友结下了不解之缘。

  何水法第一次到平乐,看到一片广阔1800亩的牡丹园,800余个热爱描绘牡丹的手握画笔忘我创作的淳朴农民,他们画出的牡丹,遍布整个洛阳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到了迪拜和乌克兰。规模如此之大,何水法深受感动。他当即为农民画家讲解画理并示范创作,还提出以后会常来辅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2年4月,当他第4次为这里的农民讲课时,一个构想在心中诞生:何不捐资为平乐村建造一所“希望画院”,吸引更多画家来此讲学授课,提高农民画家的技艺,培养更多的牡丹画人才呢?于是,2月19日,何水法就带着100万现金再次来到平乐村,捐建“希望画院”,培养更多牡丹画人才。

  在对平乐牡丹画村的逐渐了解中,何水法也发现了很多制约农民画发展的瓶颈。

  ●○学习绘画靠自学、互学

  前几日,画师郭耐凡接了个单子,一位上海的顾客找到她,订了一批牡丹画。“看见别人卖画挣钱”,这是她学画的动机。像她一样,平乐村多数人学画是看好画牡丹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

  在“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农忙干农活、农闲画牡丹是农民真实的生活写照。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村委会主任郭玉灿介绍,在平乐村,画师平常绘画大多靠悟性,绘画基本上都是靠临摹,向村里其他技艺较高的画师学习,“自学”是主要方式。大部分从事绘画的农民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绘画技巧和构图上,模仿得多,创新得少。

  为了能让大家向更高水平发展,该村组织过很多培训班,希望村民能去学习。可是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即使免费的也很少有人主动去学习,一个礼拜下来,村民却去不了三天。村里也不定期组织洛阳市的名师对农民画家点拨,但是技艺水平仍然很受限。郭玉灿担心农民画会逐渐“萎缩”。

  郭玉灿说,目前当务之急是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从事绘画的农民队伍进行艺术修养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理论水平、绘画技艺,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性优秀作品。

  ●○牡丹画以自产自销为主

  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牡丹画院院长郭肖伟的记忆中,在牡丹画院成立的这七八年中,仅有一次大的订单。那是去年某集邮公司一次性购买了该村五六千张画,对于一年几十万的产量相比虽然微乎其微,却是至今为止最大的订单。

  大的订单少,销路有一定的困难一直是困扰该村发展的问题。

  像郭耐凡一样,平乐村画师的牡丹画也多为自销。“出去参加的文博会多了,有了名气,就有人主动找我订画”。画师郭艳霞告诉记者,平乐村近两年来,几乎每个月都会到全国各地参加文博会、展销会推广平乐牡丹画。

  然而,最初外出参展并非十分受村民欢迎,“带上几十幅上百幅画,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郭艳霞最初就有这样的担心。随着外出的机会增多,平乐牡丹画的知名度逐渐提升,再加上平乐牡丹画所绘牡丹花朵大、颜色艳,符合大多数人图喜庆富贵的需求,参加各种文博会、展销会已经成了郭艳霞推广自己画作的主要阵地。

  当他们个人出去销售时,还不敢说自己是“农民画”,对于此,郭肖伟是深有体会。有一年,郭肖伟去湖南岳阳参加文化产品展销会,起初,他在展区挂上了带有“平乐农民牡丹画”字样的横幅,鲜有顾客问津,但撤掉横幅后,同样的牡丹画却炙手可热。郭肖伟认为,在人们传统的眼里,一说“农民画”就觉得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

  文柳川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画院院长、洛阳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他认为,平乐牡丹画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农民画,很多农民画的创作都是以夸张想象为主,原汁原味地展现农村的风貌。平乐牡丹画是农民画中的中国画,这是个对身份与题材的误解。

  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全村的农户基本上都是处于零星经营状态,这样就使绘画农户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水平较高、销路好的农户,每年接的订单不断,供不应求,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而有的因销路不畅,所得甚少。

  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平乐村民又开辟出另外一条销路——开网店。将画作拍摄上传,顾客看图选画,有中意的画作网上即可直接下单。

  郭玉灿说,虽然村里每年都会卖出大量的牡丹画,但这些画大多数卖不上价钱,多数人是冲着价钱便宜来的。

  对于销路,郭肖伟建议,希望政府机关能帮助选几个合适的城市,建几个固定的销售门市部,常年销售。

  ●○农民画走的是商业路线

  “不少人买牡丹画就为了图喜庆富贵。”郭玉灿说,平乐牡丹画就迎合了大多数人的这一需求,花大而艳。遍览平乐牡丹画,鲜见花与人物、山水的结合;画作上的题词,也以“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居多,精品少,商品气息较浓。

  与郭耐凡、郭艳霞不同,画师冯建军的牡丹画清新淡雅、富贵华丽,以花瓣层次的细腻描摹为主。冯建军从小就喜爱丹青,他临摹的芥子园画谱中,花草、山石、人物惟妙惟肖。虽没有经过专业艺术学习,但他坚持自己的牡丹画不能随大流。

  “我画一幅画的时候可能别人就能画出三四幅”,冯建军对细微的描摹使得他的成作时间比其他人都长,不过冯建军倒不担心自己的慢动作会对收入有影响,正是他独特的清新风格,为他带来不少顾客,一幅四尺的牡丹画能卖到500元。

  郭玉灿说,目前村里缺少的就是冯建军式的画师。

  作为一级美术师,郭肖伟也可以画出不同风格、不同构图特色、不同档次的牡丹画,以适应市场上不同消费人群和文化人群的需要。然而这一点能力,却是多数平乐牡丹画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单一的内容,单一的风格,如何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萦绕在平乐牡丹画师及创业者的心头。

  每逢双休日,以王绣、文柳川等为代表的10余名洛阳知名画家,都会抽出一天时间进村对村民们进行牡丹画授课、辅导、讲座和点评。

  在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以下简称“创意园区”),已有部分画室开门营业,同样是色艳花大的牡丹画,不同人有不同的价钱。郭玉灿说,虽然每个人有自己的风格,但是画师学习画牡丹主要以自学、临摹为主,自行创作的很少。再加上指导的老师相同,很难避免雷同的画作。

  ●○参加展销会最担心赔本

  在创意园区中,开门营业的几家牡丹画创作室,大多数主人是女画师。

  郭耐凡已经获得了河南省美协花鸟画艺委员会和洛阳市美术协会评定的一级画师资格,画牡丹画已经20余年,她的画仅上个月就卖了近6000元钱。郭艳霞也是村里较出色的女画师,现在收了几名徒弟,画室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村里近800名画师中,女画师就占到80%。郭玉灿说,村里的男人们大多数都要挣钱,闲下来的女人们就成了学习牡丹画的主力,“闲着还不如学学画挣点钱”。另一个原因是,女画师的性格都较为沉稳,能够耐得住性子进行长期的练习。

  郭艳霞的个人画室就在创意园正门不远,除了外出推广外,画室在创意园区的位置对收入也有影响,画室位置不好,一个月甚至卖不出一幅画。

  郭耐凡说,现在画已经能慢慢卖上价钱,最大的困难就是平时的学习,如果不提高技术,自己的画很快就会落在别人后面。她自己买来书,坚持每天学习,但主要的作品还是靠自学,有洛阳的画家来了,就赶快去让画家帮自己指导。

  如今在平乐村,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7岁的孩子,都会学习画牡丹,平乐牡丹画村的发展在郭玉灿看来,还处在初级阶段,他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平乐牡丹画能够走出国门,让更多人认识。

  郭艳霞说,每次随市里或县里组织的队伍去全国各地参加展销会,最担心“赔本儿”。好在摊位上都不用花钱,才能赚一些。北京、上海等地的展销会,摊位费动辄高达五六千元,多数只有两三天时间。如果要自己花钱去展销会,她根本不会考虑。

  “牡丹花会快到了,很希望能够在花会期间到洛阳多做几次展销。”郭玉灿说,稍微大型一些的展销会,仅凭村里和画师个人根本不能够承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农意识制约农民牡丹画发展

  文柳川从2008年至今,一直担任着平乐牡丹画家的义务指导老师。对平乐牡丹画目前的发展状态,他也很担心。

  平乐牡丹画慢慢有了名气之后,看到村民都靠卖画挣了不少钱,大批人跟风学习画牡丹。这就导致了现在平乐牡丹画很大一部分变成了赚钱的“产品”。

  照这样发展下去,文柳川觉得是画家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小农意识不能太浓,画作品就得把它当成艺术品,而不能纯粹当做商品,纯粹用画来换钱,就坏了”。

  “可以不卖,但要认真”是文柳川对这些农民画家的期望。

  “平乐牡丹画刚起步,要完全走上市场化运作还有点早。”文柳川说,因此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多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农民画家多创作。

  文柳川自己也对平乐村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希望农民画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要画好牡丹画,理论、书法、工笔、写意、素描、写生,哪个环节都不能少,一旦缺少,创作走到某个时期之后很容易停滞不前。

  农民画家“底子”薄弱,多以自学为主,文柳川认为,当务之急就是从基础上对农民画家进行系统培训。目前,文柳川正在筹备进修班,让平乐村的部分农民画家能够到洛阳进修。通过和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联合,并聘请画家对他们进行系统指导,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知识“充电”。

  平乐村本身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村民对牡丹画的喜爱也影响着一批年轻人。目前村里有20余名在全国各地的美术学院学习的大学生,文柳川说,这些人是平乐牡丹画村新的希望。

  除了进行系统的进修学习,文柳川也建议所有的农民画家都不应该故步自封,而应从头学习,“不能仅仅看到收益,应将眼光放长远些”。

  ●○政协委员将“希望画院”模式带上全国两会

  优秀文化的源泉,离不开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平乐农民绘画紧紧植根于朝夕相处的土地与表现对象中,洋溢着质朴浓烈的艺术情绪,是有其先天优势的。

  但缺乏师资与交流平台,保留着传统民间绘画千人一面的特点成了制约农民画发展的主要问题。多次的调研与授课让何水法看到了平乐村牡丹画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也看到了制约该产业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所在。

  如果当地能够有一个常设的学术机构,定期聘请有资质的画家来此授课讲学,将大大提高当地农民画的水平和格调。

  于是,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何水法提出,推广“希望画院”模式,***农村文化艺术发展瓶颈,并列出了具体实施办法,首先需要制订合理的政策与规划。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与规划前,可邀请专家调研,鼓励农村基层针对自身文化特点,发展文化产业。其次,“希望画院”应结合农村实际,以自主、自愿的方式发起和建设。各地“希望画院”可视建设情况,给予组织上和经费上的支持。最后,充分发挥“希望画院”的教育功能,聘请专业人员定期开设特色培训与一般文化教育课程,吸引文化名家参与农村教育,逐步实现文化艺术交流的城乡一体化,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扶植引导,将促成农村文化艺术发展走出瓶颈,切实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完成转型提升。

  ●○市场营销从打响牌子做起

  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刘玉来教授去年曾对平乐村做过问卷调查,问卷反映出平乐村牡丹画产业的问题就在于市场营销完全处于自发状态。如果能有个协会或者管理者搭好平台,能有一些村里的实力派画家打开市场,它的发展应该会更快一些。

  如今,创意园区已经投入使用,从硬件上来说,平乐村如今已经为农民画家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并不是说规模大了每个人有个画室就行了,创作之后没有市场也不行。

  刘玉来认为,要打开市场,首先应该是对“牡丹画村”这个牌子的营销。平乐牡丹画村本身就是一个特色村,未来的发展也可以依靠临近的白马寺、汉魏遗址等,将这条线穿起来,形成一条旅游链,能够增加平乐牡丹画村的人气。

  产业的发展确实需要政府的支持,包括健全机制、宣传、搭建对外展销的平台,“但不是说政府要直接投资这些事情。”刘玉来说,平乐牡丹画村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实体,政府有资源的话应该搭建平台,但不是平乐村牡丹画产业发展的主要渠道,目前仅靠村民自己营销,运作能力还较弱。

  无论是组织农民画师进行系统的技能学习,还是“希望画院”的建议,“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民画家首先提高自己的技能,才是牡丹画村真正的发展之基。(原标题:洛阳孟津县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农村文化艺术发展面临瓶颈)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3-03-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