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你相信上初中的孩子不知道“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吗?你知道有的孩子想看书却连饭都吃不饱吗?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中,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人。为此,洛阳市语文老师王兴伟在网上发出“请您捐出一本书”的倡议,并得到了共青团洛阳市委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昨日,洛阳市首个爱心“七彩书屋”落成,迎来了首批小读者。
吃着白水煮挂面,15岁姑娘不忘看书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余华的《活着》是我最近在超市看完的书。”记者面前15岁的李阳阳,对阅读充满热情。
洛阳市第四十四中学的李阳阳,出生在农村,随打工的父亲来到洛阳,因为母亲和弟弟都有病在身,别说买课外书了,吃饭都很节俭,经常中午就吃些白水煮挂面,青菜都舍不得买。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她发现超市的图书可以随意翻看,便开始了她的阅读生涯。在超市,她读完了不少好书。“超市管理员大部分都很和善,但人家毕竟是做生意的,总是‘蹭书’看似乎不好。”
“像阳阳这样的孩子,我们学校还有很多。”阳阳的语文老师王兴伟说,他们学校90%以上的孩子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孩子不知道《水浒传》中著名人物的绰号,也不知道《三国演义》中类似“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他们缺乏获取知识的途径”。
语文老师发微博,向社会求捐“一本书”
“学校之前也有图书馆,但里面的书籍比较陈旧,很难满足学生们阅读需求。” 四十四中校长刘占伟介绍说,图书馆扩充遭遇“短板”,主要是受资金限制。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不比父母,比未来’。如何比未来?靠的就是读书。”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阅读条件,王兴伟和学校一些老师经常买书给孩子们,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7月4日,王兴伟在网上发出一条微博,希望有热心人可以“捐出一本书”,“不需要很多,一人一本,积少成多,对孩子们来说,一本书可能就改变一生的命运。”这一倡议引来不少爱心人士的关注,3小时后,网友“婷”捐来了第一本图书《兔子班的新奇事》;5小时后,共青团洛阳市委与王兴伟取得了联系……
团市委打造“七彩书屋”,帮孩子们“圆梦”
“团市委正在开展‘微公益·大未来——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系列活动,其中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建设‘七彩书屋’的计划,与王老师的需求契合。”洛阳市团市委联合多家单位,目前已筹集到图书1.2万余本。10月17日,团市委拿出的2000册图书,在四十四中建成洛阳市首个“七彩书屋”,这里既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文学名著,又有相关工具书、教辅杂志,很适合青少年阅读。李阳阳高兴地说:“这下可有书看了,看到毕业也看不完!”
据介绍,“七彩书屋”活动将继续开展,有捐赠或受捐的人士,可拨打电话63225062联系。(原标题:洛阳市首个“七彩书屋”揭牌 迎首批小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