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探访洛阳关林”上部

2012/9/7 17:46:23 点击数: 【字体:

   
    在河南省洛阳市关林镇上,有座关林。

    所谓“林”,圣人的葬身处是也。关林,自然是指武圣人关羽的葬身处。但这个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因为关林葬的并不是关羽的全身,而只是他的一颗人头。

    这话听起来有点血腥,其中却蕴藏着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

    2008年9月28日是日愁云惨淡,淫雨缠绵,不是参观游玩的好天气,却是拜访关林的好时机——踏访圣人的栖息地,总要沉一沉心,庄严肃穆一些才显恭敬。

    当记者来到关林庙前,只见广场上搭着许多架子,工人们冒雨忙碌着,为第二天也就是29日即将举行的“2008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搭祭坛。

    中国关林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春敏站在庙门前,见到记者,这位美女主任双手一拍,叫道:“哎呀,你来得真不巧!刚刚才送走一个福建进香团。一百多号人,抬着关公像,哼哧哼哧,不远千里来关林‘乞火’,那场面真是壮观!”

    原来,关林当日下午接待了一个福建朝拜团。这些福建人本是受山西运城方面的邀请,要去运城关帝庙进香的,可在前往运城之前,他们却专程绕道洛阳,前来关林“乞火”。

    中国有许多关庙,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山西运城关帝庙。何以是这三个?《三国演义》中“解释”得很清楚,那是因为关羽遇害之后,头枕洛阳,身卧当阳(今湖北当阳),魂归故里(今山西运城市)。可见,这三大关帝庙都极有来头,都很“正宗”。

    既然山西运城的关帝庙也很“正宗”,为什么福建人不请自来,专程到洛阳关林“乞火”呢?这也好解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向以头为尊,什么“头目”、“头子”、“领头的”,必指某个群体中地位最尊崇、影响最巨大的人物。关林埋葬的既是关老爷的头颅,自然也尊贵无比,配得上成为关帝庙中的“老大”。福建香客们估计也是这么个心理,因此才会费尽周折叩访关林。

    说到这里,有两个疑问:第一,关羽缘何落得身首异处?第二,关羽的香火何以如此旺盛?

    这其实是两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纵览全中国,不知道关羽的人想必是少之又少。随便拉住一个小孩子,他都会告诉你,关老爷是耍大刀的,他有两个结义兄弟,大的叫刘备,小的叫张飞。

    熟读《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人,说得可能更详细一点: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乃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骁勇善战,忠肝义胆,为刘备几番两肋插刀,义薄云天。可怜他在五十九岁那年,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那孙权颇有心计,为了嫁祸曹操,特意割下了关羽的首级,敬献给曹操。曹操识破了孙权的奸计,反以王侯之礼,将关羽的首级厚葬在洛阳。

    中国古代,皇帝的墓称作“陵”,王侯将相的墓称作“冢”,只有圣人的墓,才配称“林”。“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何其多,为什么只有关羽脱颖而出,成为“武圣”,成就关林呢?

    中国是一个以儒学立国的国度,几千年来的道德规范,无非“仁、义、礼、智、信”五字。关羽身上,恰恰熔铸了这五个字的所有特点。他的所作所为,正好符合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行为规范——“忠义仁勇”;他的品德,正好契合我国传统道德。他的“忠”,赢得了封建统治者的赞赏,得到了上层阶级的推崇;他的“义”,引发了黎民百姓的共鸣,受到了下层平民的欢迎。要知道,上下五千年,像关羽这样“忠义仁勇”得近乎不讲原则的人是很少的,关羽渐渐成了一个神话人物,成了封建社会的人伦楷模,以致于“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以致于“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

    清雍正八年,关羽被封为“武圣”。“关羽”二字,从此成为一种精神,昭昭日月,朗朗乾坤。而埋葬关羽首级的关林,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成了关羽朝拜者心目中的圣地。(海峡之声记者庄江东)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海峡之声(2012-09-0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