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洛阳

邱:避孔丘讳改成的姓

2015/6/17 17:24:11 点击数: 【字体:


    邱(qiū):避孔丘讳改成的姓
邱:避孔丘讳改成的姓
 

    邱、丘二字同音,作为姓氏,古代通用,现在虽两姓并存,但区别不很明显。因此,谈邱姓必然涉及丘姓。

    丘姓主要系以地名为姓氏,一支出自今山东,一支出自今河南。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丘氏,“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为氏”。齐太公是齐国的始祖,本姓姜,名尚,因其先祖被封于吕,故从其封姓,为吕尚,以辅佐周武王灭商之功被封于齐,建立齐国,都营丘。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国传至第六位君主胡公,徙都薄姑(今山东博兴县东南);“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齐国迁都后,吕尚的子孙有一部分留在营丘,后来以地名为姓氏,就是丘氏。关于营丘的地望,《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在山东昌乐县东南”;《辞海》说“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以营丘山得名”,“临菑亦作临淄”,“周初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名营丘,齐胡公迁都薄姑,周厉王时,献公又迁回”。再就是西周初建立的陈国有地名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氏,也称丘氏。此即唐人颜师古《急就章注》所云:“陈有宛丘,居之者以地为氏。”

    《风俗通义》还有一说是:“丘氏,鲁左丘明之后”。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引《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说:“邾有大夫丘弱,是左氏为《传》之时已有丘氏,岂得为丘明之后乎?丘光庭《兼明书》云:丘出于齐太公之后,不因左丘明得姓。”

    又据《后汉书·乌桓传》载,辽西乌桓有丘氏。乌桓,古族名,为东胡的一支,汉武帝时附汉,207年曹操迁其万余落于中原,部分留居东北。又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献帝曾“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其次弟豆真被定为丘敦氏;孝文帝于493年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后,又将其改为丘氏。北魏时改为丘氏这一支,原为鲜卑族。

    丘姓写作“邱”,原因有二:一是古代用作地名的丘,有时也写作“邱”;二是因为避孔子的名讳。孔子姓孔,名丘,表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为了避免直接写出孔子的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发出通知: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阝”旁为邱;地名字亦作邱,这样,丘姓便改成了邱。清末民初,诗人邱逢甲倡议恢复本姓,并以身作则改邱为丘,得到闽、粤族人响应,但仍有沿用邱字者,于是形成邱、丘二姓并存的局面。

    春秋时邾国(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有大夫丘弱,鲁国(在今山东西南部)有孔子学生丘吾。西汉时,有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丘訢;平帝朝有扶风人丘俊,持节(节即符节,用来做凭证的东西)安抚江淮,后因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郡治在今浙江吴兴县南)。东汉有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丘滕,光武朝历官公卿,后退居乡邑;还有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人丘季智。这说明在晋代以前丘氏已有迁至今陕西、浙江、内蒙古等省者。据《闽书》记载:“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是知中原丘氏有一支于西晋末徙居福建。南北朝至五代时期,丘氏除在上述地区发展外,还分布于今江苏、山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如南朝齐丘巨源为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北魏丘堆为代(郡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人,五代后蜀丘文播为广汉(今四川射洪县南)人;北魏时兴起于河南(今河南洛阳)的丘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唐初又有中原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唐代的《元和姓纂》列丘氏郡望为:扶风、吴兴、河南。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也称:湖州吴兴郡四大姓有丘氏,河南郡五姓有丘氏。宋代,丘氏称盛于福建,分布相当广泛,同时已有迁人今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者,到明代,贵州、云南等省也都有丘氏的聚居点。

    关于丘氏播迁情况,其族谱资料又有另外一些说法。现将广东梅县《丘氏族谱》所载摘要转述,以供参考。据该谱载:始祖穆公世居河南卫辉府封丘县;11世丘言,仕秦,封临海王,移居山东;至18世丘和,迁回河南,居开封府林村;31世丘茂千,于西汉平帝二年迁福建汀州上杭县;47世丘宏达,于东晋永和年间迁居四川;55世丘正,被南朝梁武帝封为淮王,迁回河南;70世丘法言,由河南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丘家坊,其后裔居福建龙岩、上杭等地;自73世丘梦龙始,又陆续迁到广东的蕉岭、大埔、陆丰、梅县等地。

    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成功之子郑经治理台湾时,丘辉自大陆渡海入台,在郑氏政权中任宣毅左镇,是为丘氏入台最早者。此后,广东、福建丘(邱)氏移居台湾者络绎不绝,见于记载的其入台及在台活动情形主要有:康熙40年,粤籍移民邱某与林、张二姓入垦苗栗三堡日南铁砧山脚等地:康熙53年,邱、黄等姓合筑茅港尾保五社课埤;康熙60年,粤籍移民邱克用、邱水月居于下淡水;康熙年间,福建漳浦县人丘金盛,到彰化开基,后裔住云林斗六镇;康熙61年,邱全宣进入后山(今台东县);康熙、雍正年间,邱、乌、曾3姓入垦今屏东县车城乡;乾隆5年,邱贤俊捐款设置彰化县养济院及清明祭纪基业;乾隆18年,丘某入垦今屏东县东港镇的濒海地分;乾隆43年,有一位住在枋寮的邱姓庄民,与其他庄民呈请严禁棍徒嫁祸诬控;乾隆47年,邱鲁士承典大加蚋中心庄周天恭的水田一丘;乾隆49年,邱某与乡人同立内埔昌黎祠文宣王祀典引碑;乾隆年间,广东蕉岭白泥湖人丘景岳,开基于台北县树林山子脚,后裔住台北、新竹;嘉庆13年,邱某与乡人共修嘉义的三山国王庙;道光16年,邱俊捐款修建嘉义城;咸丰末年,担任番割的邱苟杀人后遁入今苗栗县大湖镇的出矿坑;光绪22年,邱阿福在今新竹县宝山乡开垦。台湾的邱姓大都来自闽、粤两地,而闽、粤邱氏共奉的南迁始祖为同一人,即宋代从河南固始入闽,在莆田县岩头乡开基的丘杰秀。目前,邱姓是台湾第18大姓。

    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邱姓有不少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丘(邱)氏名人辈出。西汉武帝时有丘仲,相传是初造笛子的人。南朝梁有文学家丘迟,吴兴乌程人,所作《与陈伯之书》,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之作。唐代有诗人丘为,嘉兴(今属浙江)人,卒年96岁。南宋有学者丘富国,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著有《周易辑解》、《经世补遗》等。元代有丘处机,亦作邱处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明代有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邱濬,熟悉当代掌故,著有《大学衍义补》等;还有福建上杭农民起义首领丘隆。清代有戏曲作家、画家丘园,女作家丘心如。近代有诗人丘逢甲,台湾彰化人,其诗发扬爱国感情,有《岭云海日楼诗钞》。现代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

    侨居海外的邱姓华人,以及台、港、澳的邱姓同胞,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一些杰出人物。其中,新加坡的邱德拔,拥有财富超过28亿美元,在世界华人亿万富豪“超级富豪榜”上排名第30位;台湾的邱弘文、泰国的邱细见、马来西亚的邱继炳、港澳的邱德根,分别拥有财富6亿美元、4亿美元、4亿美元、3亿美元,均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邱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7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7%,分布很广,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较多,这4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50%。邱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上面已叙述者外,东晋十六国时西秦羌人有丘氏;世居沈阳的清满洲人有邱姓;清代满洲八旗姓秋佳氏,后改为邱氏;清代云南元江直隶州新平县斗门磨沙土千总为邱氏;满、彝、苗、畲、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邱姓。作者:谢钧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