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文化遗产 >> 文化遗产知识 >> 浏览洛阳

河洛大鼓的传承方式

2013/10/21 17:33:43 点击数: 【字体:

 


    河洛大鼓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是怎样传承下来并且又怎样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种?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河洛大鼓在河洛地区的文化圈内,以独特的传承体制和方式得以延续。

    1.河洛大鼓的传承体制

    河洛大鼓的传承体制与其他传统音乐一样,属于“口传心授”,传承体制大致有两种,宗亲制与师承制。以血缘、地缘、社缘关系为基础组合成的行艺班子,属亲宗制。如家庭班、夫妻班等,这类班社没有诸如“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规定。
   
    自第一代艺人首创河洛大鼓起,至今已有五代传人。第一代艺人段炎、胡南方,在偃师、巩县、荥阳一带行艺时,曾广收徒弟。第二代艺人张天培,曾收无家可归、沿街乞讨的孩子为徒弟,可以看出,河洛大鼓艺人们在传承方面较为开放,并不是严格封闭式的宗亲性。
   
    另一种体制是典型的无血缘关系的授徒学艺和拜师求艺式的师承体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结成传承的纽带。徒弟对师傅的尊敬,师傅教徒弟的责任,视如父子的师徒感情,为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河洛大鼓延续的重要机制,也是其在短期内兴盛起来的重要原因。
   
    两种传承体制的运行,使从业艺人迅速增加,由第一代数个艺人发展到一、二百人。外地慕名而来者,日渐增多,仅向张天培拜师求学的人就有200人以上,遍及到洛阳以外的嵩县、栾川等地。

     2.河洛大鼓的传承方式

     河洛大鼓在五代艺人的传承过程中,传承方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呈三种形态:
 
    (1)口耳相传的原始形态
   
    同其他的民间艺术一样,口耳相传也是河洛大鼓传承的基本方式。传者口唱,承者聆听,然后模仿再现。在没有乐谱且艺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特别对于前三代靠行艺乞食的艺人来说(“巧要饭”是对那时民间艺人的蔑称),这是最自然的方法。
   
    1949年后,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有的进了曲艺队,有的利用农闲继续在民间行艺,稳定的经济来源,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口耳相传的传统传承方式依然存在。

    (2)吸收与融合的兼容形态
   
    吸收与融合是艺人在传承唱腔时的主要方式。初创时,洛阳琴师艺人段炎、胡南方、吕禄三人与南阳的“单打鼓”艺人李狗结伴行艺,吸收了大鼓书节奏明快的唱腔和大鼓、钢板的伴奏形式,使洛阳琴书的唱腔由缓慢低沉变为高昂铿锵,增强了节奏感和说书气氛。
   
    偃师的高廷章、李富路,在清宣统二年(1910)改唱“鼓碰弦”后,吸收了河南坠子的坠琴代替了扬琴和三弦。
   
    民国十四年,第二代艺人张天培又吸收了河南坠子的唱腔,创立了“坠子口”板式。
   
    后有第三代艺人程文和等人、第四代艺人段阶平、等人,吸纳了梆子、曲子、秦腔、坠子、民歌小调等地方音乐素材,形成了基本的唱腔板式:[平板]、[流水板]、[武板]、[数板]、[落板]、[十字句]、[五字垛]、[滚口白]等。表演方面,吸收了评书的说表,将戏曲中的表演程式和武术中的招式,融合在说书表演中,尤其以眼传神的表情,丰富了河洛大鼓的表现力。特别以陆四辈为主的一批演奏员,对河洛大鼓的伴奏音乐进行改革,使河洛大鼓唱腔得到进一步完善。
   
    历代艺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不断吸收其他地方剧种、曲种的音调,在保持原有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融汇贯通,从早期的单一唱腔板式,发展到表现各种感情的十几种板式。 
   
    可以说,吸收与融合是河洛大鼓艺人的重要传承方式,尽管不是原本传承,但正是这种变化传承,才使河洛大鼓的艺术性,发展到现今水平。

    (3)移植与创编的创作形态
       
    移植和创编不仅是河洛大鼓扩大书目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其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方式。为应付常年行艺,从第一代艺人段炎、胡南方、吕禄起,就大量移植河南大鼓书、评书的长篇书目,如《红风传》、《包公案》、《刘公案》等一批武侠、公案类题材。
   
    第二代艺人张天培是清末秀才,有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令徒弟记忆犹新的是他的“洗书”能力,即对原书里色情淫秽的语言以及别人听不懂得“土语”替换上合适的词,再教给徒弟。经他改变整理的曲目有《拉荆笆》、《哭紫荆》、《邵康节算卦》等。20世纪50年代,张天培等第二代艺人先后加入偃师、巩县、洛阳是专业曲艺团队,为配合抗美援朝、互助合作、宣传婚姻法等工作,创作编演了大批新曲目,如《解放洛阳》、《养猪小厂长》、《买石头》等。1958年8月,程文和创作并演唱《李老三修渠》,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60和70年代省、地各级曲艺会演中,不断涌现新曲目,如《豫西烽火》、《追粪车》、《一柄短剑》、《黄河激浪》、《刀对鞘》等,是河洛大鼓在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发展到高峰。
   
    正如黄翔鹏所说:“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中延续着艺术生命;同时,它又穿过无数岩石与坚冰封锁,经历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以流传至今。” 河洛大鼓的传者和承者在延续发展的过程中,从草创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