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最早在洛阳总结提出
2013/3/1 16:42:33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古代洛阳附近的先民最早总结出了反映气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中国古代历法中所特有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安排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尚书•尧典》中已记载有二分二至的初始概念,其中所谓“日中”(仲春)“日永”(仲夏)、“宵中”(仲秋)、“日短”(仲冬)分别相当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据研究,“四肿中星”最晚是商末周初时的实际天象,也可以说至此人们已经取得了这项观象授时的重要成果。《左传》中已有“分、至、启、闭”,即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八节的记载。虽然全部二十四节气名称在西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出现,但战国末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已记载有二十四节气的大部分名称。
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一年中冷暖干湿等气候的季节变化,符合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实际情况。有人将二十四节气与黄河中下游近代气象相比较,发现大、小暑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雨水与平均初雨日期较吻合,小雪节与平均初雪日期相一致。霜降节接近平均初霜日期,是一年中生长季节的结束。惊蛰与10厘米地温通过温度5℃的日期相近,标志着春耕季节的到来。小满、芒种是黄河中下游大麦、小麦的灌浆期和成熟期。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气温此时已上升到12oC以上,是北方春播的黄金季节。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不仅反映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业气候的精辟认识,而且较准确地反映了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的日地关系,成为掌握农时季节的可靠依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阴阳合历通过它而具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所以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