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看到这儿,可能要有一点担心了。好家伙,这么逼真的仿古工艺品,如果拿到市场上当真品卖,这不就是贩卖假古董吗?电解法和颜料腐蚀法做成的仿旧效果,似乎还容易分别,方兴庆用的那种“粘贴法”,可就太难辨认了。怎么办呢?哎,我给大家说说文物法。根据现行文物法的规定,1949年出土并且传承有续的青铜器,才允许上市交易。就是说,如果你在市场上看到一件青铜器,其实你首先要关心的不是它的真伪,而是它的来路正不正。否则可就难免有盗卖国家珍贵文物的嫌疑了。
十七年前那件涉嫌盗卖国家文物的案件,虽然在一场紧锣密鼓的追踪调查后,发现只是闹了一场虚惊。但这件事,却方兴庆在伊川出了名,也让烟涧村的村民,意外的发现了一条致富的路。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座伊水岸边不为人知的小村落,就发展成了国内闻名的“青铜制造村”。
村里最先制作仿古青铜器的“老祖宗”,是今年73岁的方兴庆老人,村里人公认他是烟涧村青铜器制作的“创始人”。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作者见到了方兴庆老人。
方兴庆说,他是1954年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这在当时的乡村是非常罕见的高学历,按现在的学历层次比例,“差不多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吧?”方兴庆开玩笑说,他高中毕业后在一家翻砂厂工作,这为以后他研制成功仿制青铜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1963年,方兴庆从新闻中看到一个考古新发现的信息,其中一面古铜镜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对古物、特别是铜镜着了迷。他开始进行研究,多次进行实体雕刻、模具制作、青铜器配方、浇铸、雕刻的试验。方兴庆说,经过无数次失败,他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并成功地制作出仿战国时代的“牛鼻象背铜镜”。方兴庆将此镜交给一名文物工作者看,文物工作者居然没认出这是“现代”的东西。方兴庆兴奋极了,他更加对青铜器制作痴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书,书名就叫《青铜器》,上面主要是我国出土的从战国时期到清代的青铜器图谱。方兴庆如获至宝,日夜研读,此后,他疯狂收集有关青铜器的书籍,到现在他还有好多这样的书。方兴庆仿制的古物就不仅仅是铜镜了,对照书上的图片,制作出立体的模具,什么铜马、铜盆、铜塔、铜兽、铜人……一切可以仿制的青铜器,方兴庆都仿制个遍。1965年,他又从一个民间艺人那里“偷艺”学来了“鎏金”工艺,这样,仅一个铜镜甚至可以卖到上千元,方兴庆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富豪”。方兴庆制作的860公斤的仿古铜钟,至今还在济源的王屋山上挂着,他制作的众多青铜佛像,成为许多景点的“景色”。
上世纪80年代,方兴庆将技术成果向同村的人公开,帮助他们走向青铜器制作之路。
近几年,由于家里发生一些变故,加上自己的年龄也大了,方兴庆退出了制作青铜器的行列。方兴庆说,现在乡亲们制作仿古青铜器的队伍扩大了,制作工具先进了,制作技术也进步了,很多人也因此摆脱了贫困,这是一件让人很欣慰的事情.
........村里最先制作仿古青铜器的“老祖宗”,是今年73岁的方兴庆老人,村里人公认他是烟涧村青铜器制作的“创始人”。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作者见到了方兴庆老人。
方兴庆说,他是1954年的一名高中毕业生,这在当时的乡村是非常罕见的高学历,按现在的学历层次比例,“差不多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吧?”方兴庆开玩笑说,他高中毕业后在一家翻砂厂工作,这为以后他研制成功仿制青铜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1963年,方兴庆从新闻中看到一个考古新发现的信息,其中一面古铜镜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对古物、特别是铜镜着了迷。他开始进行研究,多次进行实体雕刻、模具制作、青铜器配方、浇铸、雕刻的试验。方兴庆说,经过无数次失败,他渐渐摸索出了规律,并成功地制作出仿战国时代的“牛鼻象背铜镜”。方兴庆将此镜交给一名文物工作者看,文物工作者居然没认出这是“现代”的东西。方兴庆兴奋极了,他更加对青铜器制作痴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书,书名就叫《青铜器》,上面主要是我国出土的从战国时期到清代的青铜器图谱。方兴庆如获至宝,日夜研读,此后,他疯狂收集有关青铜器的书籍,到现在他还有好多这样的书。方兴庆仿制的古物就不仅仅是铜镜了,对照书上的图片,制作出立体的模具,什么铜马、铜盆、铜塔、铜兽、铜人……一切可以仿制的青铜器,方兴庆都仿制个遍。1965年,他又从一个民间艺人那里“偷艺”学来了“鎏金”工艺,这样,仅一个铜镜甚至可以卖到上千元,方兴庆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富豪”。方兴庆制作的860公斤的仿古铜钟,至今还在济源的王屋山上挂着,他制作的众多青铜佛像,成为许多景点的“景色”。
上世纪80年代,方兴庆将技术成果向同村的人公开,帮助他们走向青铜器制作之路。
近几年,由于家里发生一些变故,加上自己的年龄也大了,方兴庆退出了制作青铜器的行列。方兴庆说,现在乡亲们制作仿古青铜器的队伍扩大了,制作工具先进了,制作技术也进步了,很多人也因此摆脱了贫困,这是一件让人很欣慰的事情。
去年牡丹花会期间,许多外地游客对洛阳市场上的仿古青铜器工艺品非常感兴趣,那些仿古青铜器不仅造型逼真,而且铜锈斑斑中透着一份沧桑,与出土的文物毫无二致。说来难以置信,这些工艺精良,逼真如旧的仿古青铜器制品,竟出自我市伊川县的一个小山村。
栩栩如生的青铜器
在伊川县城南边16公里的葛寨乡,有一个小山村叫烟涧村,村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仿古青铜器加工,目前产品达10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而烟涧村走上青铜器仿制之路,竟是十几年前一件阴差阳错惊动公安部门的贩卖古董案引起的。
十几年前的一天,伊川县烟涧村忽然警车云集,村里气氛骤然紧张,警方寻找的目标是一个叫方兴庆的人,原因是他把一件酷似战国出土文物的铜镜卖给了文物贩子。而方兴庆告诉警察,他卖出去的是一件自己做的工艺品,家里要多少有多少。后来警察在方兴庆家里果然看到了不少仿古青铜器工艺品,看着这些足以乱真的工艺品,警察不禁开玩笑的对他说,你老先生的仿古青铜器制作的太逼真了。
说方兴庆制作的仿古青铜器逼真,是因为他200块钱卖出的仿古青铜器,竟被文物贩子转手卖了七八万元。这件涉嫌盗卖国家文物的案件,虽然只是一场虚惊。但这件事使方兴庆一下在伊川出了名,也让烟涧村的村民,意外的发现了一条赚钱的门路。
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