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漯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漯河

平民意识中的平民皇帝王建(3)

2013/4/6 16:54:34 点击数: 【字体:

差大人李询放在眼里,却一眼看中了年已六十六岁的判官韦庄,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当时与韦庄同时入蜀的,还有毛文锡、牛峤等。毛第进士时,才十四岁。这些中原的知识分子,一旦被重用,即显示出了聪明才干。《唐诗纪事》卷六八:"庄为王建管记时,一县宰乘时扰民,庄为建草牒云:'正当凋瘵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时以为口实。"
   
    王建懂得谕和息战,免民涂炭的道理。成都一战,是他定蜀的关键战争。城下谈判,他力劝田令孜只要"太师改图,建复何求!""是夕,令孜自携西川印节诣建营授之",于是,"将士皆呼万岁"。待到陈敬■开门迎建,他已安排张勃为马步斩斫史,使先入城,对于"焚掠坊市"者,先斩而后白。"既而士卒有犯令者,■执百余人,皆捶其胸而杀之,积尸于市,众莫敢犯。故时人谓为'张打胸'"(《资治通鉴》)。
   
    王建也不穷兵黩武。虽然他身经三百战,不怕打仗,但绝不打无把握之仗。公元904年,建定两川之后,诸将劝他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他征求节度判官冯涓意见,冯涓告诉他:"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今秦、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之,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此策正中王建下怀,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身守则有余,使为我藩蔽,所利多矣。"于是,乃与茂贞修好,并以女嫁茂贞侄,茂贞数求甲兵于建,建皆与之。
   
    王建治蜀,其首要措施是广揽贤才,不仅信任重用,而且以诚待之,推心置腹。他曾说过一段肺腑之言:"吾为神策军将时,宿卫禁中,见天子夜召学士,出入无间,非将相可及。"他讲这段话,实质上不是歌颂唐天子,而是给入川的"学士"们表态。以后果然"待格等恩礼尤异","百余人并见信用"。王建"善待士",不仅表现在如上所示,还能听不同意见,连挖苦的话也听得下。前蜀有个贯休和尚,编了一首打油诗,题目叫《公子行》,嘲讽皇亲国戚和权贵:"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艰难稼穑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在座的皇室内眷都非常不满,王建不仅不生气,还非常称赞,表示对皇子们要严格管教。
   
    王建"善待士"举世公认,但史书上却多在前面冠以"多智诈"。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权术手段。更有些文人骚客,演绎出一则王建夺韦庄爱姬的故事。说晚唐五代"花间派"词坛领袖韦庄有个爱姬,色艺双绝,被王建看中,索要藏入内宫。韦庄追念她,作《小重山》词:"空相忆,何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姬闻之,遂不食而卒。编造此则故事的《古今词话》的作者杨浞是宋代人,他的"词话",很多带演义性质,对这段所谓的"儿女情案",近代许多学者都提出了疑义。山东大学文史哲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历史著名文学家评传》中提出"此不可信"。夏承焘先生在他所著的《唐宋词人年谱》中作了详细考证,指出其词属"悼亡姬作",系韦庄"初及第时亦非入蜀后事也","杨涅所云,近于附会"。
   
    王建治蜀效果如何,史书上很少记载。多数记载的是皇室内猜忌内讧、分封赐爵,各处祥瑞征兆,贬多褒少。事实上并不尽然,其证据:一是如果真的那样靡乱不堪,中原的知识分子及唐末名士不会冒着战乱之危、山水之险纷纷投蜀。据记载,当时入蜀的除韦庄、唐袭、郑骞、张格、王锴等被授以要职外,其余象宋■等受信用的还有百余人,另外没落名姓的不知还有许多。如果单为避乱,他们不会长居蜀地,客死异乡。二是王建称帝后,广揽那么多人才,为的是什么?历史记载很清楚,"武成二年正月祀南郊,以韦庄为吏部侍郎,张格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谓曰:"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王建是头一年九月即的帝位,第二年正月就祀南郊。"祀南郊"不单纯是一种封建祭礼,其主要用意是求上天风调雨顺,民富国强,其主观愿望不能不给以肯定。况且就在那样隆重的仪式上,对臣下谆谆告诫,不能不说是善举。前蜀开国之后,很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年六月下诏劝农桑曰:昔刘先主入蜀,武侯劝其闭关息民十年,而后举兵振摇关内。朕以猥眇,托居人上,爱念蒸民久罹干戈之苦,而不暇于农桑之业。今国家渐宁,民用休息,其郡守县令务在惠绥,无侵无扰,使我赤子乐于南亩,而有豳风七月之咏焉。"君臣协调一致,百姓休养生息,加上蜀地的优越自然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具备,蜀地繁盛自不必言。
   
    王建的迷信思想非常严重,其表现自幼时同晋晖在舞阳墓中听"鬼语"对话开始,以后是五台山洪道士看相,马腹中见小蛇,直到称帝后频繁的出现各种"祥瑞"征兆,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成了一种很突出的表现。实际上并不奇怪,大凡平民出身的人,想夺天下,建大业,几乎都少不了用迷信手段。
王建晚年的最大错误是他过于内宠徐氏姐妹,外重宦官唐文康,疏远了故将大臣,错立了太子宗衍,造成人亡政息。他死后不久,前蜀遂亡。虽然临终前他也有觉察,但力不从心,为时已晚。
   
    笔者认为,王建是一个有过错的人,但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而且对人民(特别是蜀国人民)也作了一些好事。如委任将佐、擢用才智、抚养士卒、惠绥黎庶、劝课农桑、轻省徭赋等,作为一个"草莽英雄",能做到这些就很难得了。【原标题:平民意识中的平民皇帝王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博宝艺术网 2008-03-24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