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新闻资讯 >> 浏览漯河

漯河这里有片唐王墓葬群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2016/12/15 16:13:19 点击数: 【字体:

 

漯河这里有片唐王墓葬群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每一个村庄、乡镇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在源汇区,就有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乡镇,它就是空冢郭镇。 空冢郭镇位于漯河市区西部,历史悠久、古朴自然,为什么这个地方叫“空冢郭”呢?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历史悠久,村民讲述历史故事

  走进空冢郭镇,村与村之间全部通有沥青公路。在空冢郭镇前袁村,三五个村民坐在一起唠家常。得知记者的到来,不少的村民纷纷围着记者说起了历史故事。

  村民崔大爷笑着告诉记者:“在村南头现在还有过去的墓,可是现在里面啥都没有了。听老一辈的人说,以前地里有连绵70多座大土堆,谓之‘空冢’。据说是明朝初期,郭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所以我们这儿才被人叫做‘空冢郭’。”

  当记者问道:“那么,这些空冢是谁留下来的呢?”

  崔大爷告诉记者:“过去把墓称为冢子,但是里面的故事传说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吴国说起。吴国的开国始祖是太伯,太伯和仲雍、季历都是周太王的儿子。但是,季历有个儿子叫姬昌。历史记载说当时太伯和仲雍听说太王想将王位通过季历传给姬昌后,就逃到荆蛮地区,断发文身,表示不当国君,愿将王位让给季历。季历之后,姬昌继位,为周文王。”崔大爷告诉记者,从历史中知道,由于太伯没有儿子,仲雍继承了他的事业。周武王克商后,将仲雍的后代分别分封于吴和虞。

  据历史记载,在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强大,国君寿梦僭号称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目未、季札。因季札贤能,寿梦想将王位传给他,季札坚辞不就。寿梦去世后,诸樊继位。由于吴国人坚决要立季札为王,季札就丢弃了家室隐名耕田去了。诸樊传位给馀祭,馀祭传位给馀目未。馀目未去世后,吴国人认为应由季札继位。由于季札隐居不出,就由馀目未的儿子僚继位。诸樊的儿子叫光,他认为如果季札不肯继位,那么王位就应当由自己继承。于是,他私下招贤纳士,培植亲信,包括专诸、伍子胥等。

  “相传一段时间后,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了武士,便邀请王僚喝酒。但是,王僚早有防备,在大门台阶、内门、坐席布置了亲兵。当时,公子光假装有脚病,躲进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藏在煎好的鱼腹中上菜。专诸拨开鱼腹,手持匕首,刺死王僚,王僚的亲兵用小刀刺死了专诸。”崔大爷告诉记者,这段历史还是他在书上看到后,就记住了。崔大爷说,书上记载在公子光继位后,任用专诸的儿子为国卿。公子光就是吴王阖庐。他任用伍子胥、孙武等贤才,大胜强大的楚国,一直攻入楚国国都。楚国大臣申包胥乞求秦国派出军队,打败了吴军,同时越国也乘机偷袭吴国。阖庐的弟弟夫概见状,逃回国内,自立为王。

  崔大爷说,阖庐闻听此讯,急忙回国,攻打夫概。夫概战败,逃往楚国。楚昭王借吴军回国之际回到国都,将夫概封在堂奚谷,称堂奚谷氏。夫概去世后,称其为棠溪公,他的墓被称为棠公墓,后来演化为棠王墓、唐王墓。由于其坟墓众多,民间有‘七十二座唐王墓,拉拉扯扯到汴京’之说。当然,这些墓不都是夫概的,从春秋到汉代的都有。

  记者了解到,根据乾隆九年《郾城县志》载:“唐王冢(又曰棠溪王冢),县南二十里,连延七十余堆,地名空冢。”位于原郾城县西南9公里处,根据乾隆九年《郾城县志》载:“唐王冢(又曰棠溪王冢),县南二十里,连延七十余堆,地名空冢。”

  “俺这儿的历史文化还是比较悠久呢,在公元1140年,岳飞在俺这儿的 ‘田楚庄’扎营指挥宋军大战金兀术,所以‘田楚庄’现在叫做‘指挥寨村’。 ”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空冢郭镇前袁村南部,发现村民的麦地里有一个远远看起来像个大土丘的东西。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这个土丘就是唐王墓中的一个,以前比较多。过去七八十年代被盗墓的人盗了,里面现在空了,并且很多都被耕种成平地了。”

  记者走进村民的麦地,发现在唐王墓的东面,有一个斜着往下的洞。“这就是当时盗墓人挖后留下的,里面很多东西都被盗走了。”王大爷说。

  记者从一个斜坡来到墓的顶端,发现顶部有一个直径约3米多的大洞。王大爷说:“这个洞本来也和下面那个洞的大小一样,经过下雨,坍塌下去了。”

  随后,记者开车顺着107国道往南走,发现107国道东侧,村民的麦地里有一个个土丘,而这些便都是唐王墓墓群。

  在107国道路东的麦地里,记者发现两个墓离的比较近,走近其中一个。记者发现该墓的洞口有青砖垒了起来,便下到墓里进行查看。

  记者发现里面的格局是王字形,但是里面太黑,便没有往里面进行。

  在走访这些墓群的时候,记者发现每个墓都有两个洞。“这些洞都是盗墓时留下的,上面的洞是为了流通空气,如果只有一个洞的话,人在里面就会喘不过来气。所以,都是打两个洞。”王大爷说道。

  历史悠久,墓群应该受保护

  “听老一辈的人说,当时总共有72座墓。但是,现在所剩不多。其实,这些墓里还是有过去留下来的物件。那些盗墓人把贵重的物件盗走之后,一些物件还是有的。对于这些墓群里面的格局,值得大家去探讨。”村民李大爷说道。

  “唐王墓被发掘后,因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现已损毁严重。”李大爷告诉记者,该墓葬每遇雨天,雨水就会顺着地势较低的墓道和洞开的墓室大门灌入墓室中,致使现在墓室中一直积水不断,淤泥厚积。加之墓冢封土曾被村民挖取已至砖砌墓顶,长年的风刮日晒雨淋,已让这座古墓葬面临消失的危险。他希望有关部门行动起来,维修保护好这座珍贵的地下文物。

  “空冢郭就是因为这些冢子而得名的,有很多墓已经被移位平地,所剩下的不多,应该受相关部门的保护。”李大爷说。

  时光悠悠,唐王墓历经风雨1000多载。看到这群古墓,世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离我们久远的年代,看到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对这座弥足珍贵,不可再生的,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学术、工艺研究价值的地下文物,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把它留给子孙后代。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漯河日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