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新闻资讯 >> 浏览开封

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

2013/4/22 18:37:38 点击数: 【字体:

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

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

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

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
 

    核心提示

    开封盘鼓作为独具中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的是火爆虎威、击之如雷、动之如涛的黄河气魄,以鼓喻人也好,将人比鼓也罢,气势恢弘的开封盘鼓总能将黄河儿女爽朗而强烈的情感通过声震天中的鼓声表达出来,动人心魄。从黄河岸边,到世界舞台,20多载岁月变迁,曾经独占中国民间艺术鳌头的开封盘鼓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开封盘鼓作为中原儿女精神的写照,不该偃旗息鼓,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我们需要务实重干、慎思笃行。

    盘鼓艺术之乡不能偃旗息鼓

    “快请进来,俺村的盘鼓可是得过不少金奖,看看这些锦旗和奖杯就知道了。”4月10日,朴实的柳园口乡王周庄盘鼓队会首李景洲指着家中墙上挂的锦旗和桌上的奖杯说。这几个一尘不染的奖杯,不知道他已细心擦拭了多少遍,回想着往日王周庄盘鼓的辉煌,他的表情突然变得骄傲而凝重。

    40岁时,李景洲第一次拿起鼓槌,轻轻敲响了尘封在村委会老屋里的几面盘鼓。鼓槌和鼓面冲撞发出的浑厚而威武的鼓声,深深地刺激了他的耳膜,也一下子激出他对盘鼓的热爱。从此,他与盘鼓为伴,走过了数十载。

    如今,李景洲已75岁,他早已成了王周庄盘鼓队的老会首,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老教练”。虽说盘鼓人人都可以敲,可是地道的开封盘鼓是鼓和舞的完美结合,盘鼓技艺的传授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1986年,当李景洲叔叔辈的老人要把村里祖传的几套鼓谱传给他们这一代时,就遇到不少困难。由于村里传授鼓谱靠的是祖祖辈辈口耳相传,根本找不到详细的书面记载。听几遍鼓点就会敲的人是悟性高,更多的人是靠勤奋练习才能掌握鼓点和步伐。不会写字,没法记下来,李景洲也只能凭耳朵听,靠脑子记,跟着叔叔们教的鼓点比划,通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渐渐掌握了鼓点套路和基本步伐。

    后来,李景洲在王周庄组织了盘鼓队。他希望村里的年轻人加入进来,便挨家挨户地给村民讲盘鼓、教盘鼓,磨破了嘴皮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对盘鼓的执著和热情感染了村里的年轻人。年轻小伙的加入,为王周庄盘鼓队注入了活力。慢慢地,李景洲和队友开始对盘鼓的鼓点和步伐不断进行创新,王周庄盘鼓队也初具规模。他们去外村表演,受到好评。不到两年,王周庄盘鼓队就在柳园口乡敲出了气势、敲出了名堂。

    从1991年开始,连续多年,王周庄盘鼓队在我市举行的盘鼓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名声也传到了省外。去省外比赛获得大奖,受外地邀请去表演,王周庄盘鼓队出尽了风头。王周庄盘鼓队的载誉而归,引来柳园口乡其他村庄的羡慕。一时间,柳园口乡的大李庄、牛庄、小马圈村、丁庄集村、大姚寨村、老君堂村等,各村都成立了大大小小的盘鼓队。阵阵盘鼓声响遍了乡村,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开封盘鼓之风。接下来的两年,柳园口乡盘鼓敲出了黄河奔流的恢弘气势,敲出了黄河儿女的豪情壮志,名声越来越大,也为该乡就赢得了“盘鼓艺术之乡”的美称。

    李景洲说,虽然有那么几年,王周庄的盘鼓在省内外名声大噪。可是从1995年开始,王周庄的盘鼓队就很难维持下去了,再也难续往日辉煌。在接下来的几年,王周庄盘鼓队虽然也有机会出去参加比赛,去外地演出挣钱,但还是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落魄的地步,让人想想就痛心。

    现在,王周庄的盘鼓队已经很难组织起来了,柳园口乡各村的盘鼓队也濒临在生存边缘。谁说王周庄盘鼓队的发展历程不是柳园口乡这个盘鼓艺术之乡盘鼓发展的缩影?短短数年,盘鼓艺术之乡从辉煌走到了落魄,究其缘由,并不复杂,无非就是缺乏物质支持,经济效益低,人们的参与热情逐渐减退等造成的。但个中滋味,对于热爱盘鼓的黄河儿女来说却是难以言说的。细细想来,焉知柳园口乡盘鼓的发展过程不是开封盘鼓发展的缩影呢?

    孙庄村盘鼓墙里开花墙外香

    历史文化魅力的光环始终笼罩着七朝古都开封。千百年来,这片文化沃土滋养着质朴、豪放的黄河儿女。开封盘鼓这一民间艺术将中原黄河汉子的粗犷和奔放,与盘鼓的雄壮美、严谨美、朴实美、香醇美形成强烈的宣泄和冲撞,这种碰撞造成的美感就是开封盘鼓的魅力所在。

    在黄河岸边,与柳园口乡相隔不远的水稻乡孙庄村至今仍然活跃着4支盘鼓队。尽管人数不多、处境艰难,但在这群热爱盘鼓的孙庄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开封盘鼓艺术在孙庄村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今年3月初,开封盘鼓舞入选201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舞蹈展演活动。开封盘鼓又一次代表河南省出征。尽管是轻车熟路,但市盘鼓协会秘书长刘震和孙庄村盘鼓队领队丁建华丝毫不敢怠慢。经过紧张有序的排练,他们带着一支20多人的参赛队去了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队一起,进行了长达1周的录制。

    4月8日,丁建华告诉记者,他们年轻的队员代表河南省,敲出了开封盘鼓的威风和气势,又一次展现了开封盘鼓所向披靡的强劲实力。虽然他们现在参加这种高规格活动的机会并不多,但他们却要让外人对开封盘鼓刮目相看。

    孙庄村是有名的文化艺术之乡,孙庄村盘鼓队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很多开封人并不知道,近年,开封盘鼓取得了很多级别很高的荣誉,也应邀参加了国内外众多顶尖和重要演出,其主力大部分是孙庄村盘鼓队的队员。丁建华说,对于开封盘鼓,队员都有一种神圣感和奉献精神,他们不图报酬的、不怕辛苦地练习,表演时更是使出十二分力气,生怕砸了咱开封盘鼓的牌子。

    有了队员这股子坚忍不拔的劲头,孙庄村盘鼓队为我省争得了不少荣誉,可是他们却从未得到太多物质奖励。纯靠表演,没有经济收入,如何维持盘鼓的生存,这些年,丁建华想了很多办法。孙庄村不仅有盘鼓队,还有舞龙舞狮、二鬼摔跤、武术等民俗表演队伍,队员都是村里地地道道的村民,朴实忠厚。他们一人多能,既要敲盘鼓,又要表演武术,盘鼓队全靠他们表演赚的钱来补贴,要不然,盘鼓队的生存就更加举步维艰。

    虽然如此,讲起这次去北京表演的经历,丁建华似乎有着道不尽的心酸。原来,临近去北京时,队员的服装还没有着落。现在做一全套表演服装要好几百元,一支队伍几十个人,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无奈之下,刘震和丁建华只好去向别的演出队借服装。几经周折,服装借来了,也统一漂亮,可是队员中还有几个十几岁的孩子,穿上成年人的裤子,就会长出一大截,这可怎么办?刘震和丁建华就在火车上让他们一个个试穿,哪个地方宽大了便用针线缝进去些。改好后的服装勉强凑合能穿,可是表演却不能凑合,队员们兴致高昂,表演时更是表现出色,受到了众多评委好评。

    墙里开花墙外香。在开封,孙庄村盘鼓并没有敲出多大的名气。可是,孙庄村盘鼓队多次代表开封盘鼓参加全国各类比赛,雄厚的实力让省内外的公园和表演公司纷纷想招致麾下,外地来请孙庄村盘鼓队去表演的人越来越多。丁建华说,盘鼓队想维持下去,就得给队员找生路,实在不行,他们也准备长期到外地演出了。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当需要他们代表开封、代表河南参加盘鼓比赛和演出时,即便没有任何报酬,他们也义不容辞。

    女鼓手撑起开封盘鼓半边天

    中国自古就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典故。在开封,更有杨门女将这样的巾帼英雄。谁说女子不如男。当前,在开封盘鼓队里,男鼓手越来越少,在开封盘鼓发展走进低潮时,开封的女子盘鼓队撑起了开封盘鼓的半边天。

    2012年11月,由19名女鼓手组成的开封女子盘鼓队参加了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原风——河南文化周”。 在表演地的露天广场上,震撼人心的开封盘鼓,敲出了开封气魄,她们丝毫不输给男子盘鼓队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群众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实际上,这已不是开封女子盘鼓队第一次为开封争光了。李景洲说,王周庄女子盘鼓队是开封第一支女子盘鼓队,早在1992年春节,她们就去北京为文化部举行的颁奖会表演,当时就引起全场轰动,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他的女儿就是其中一员,即便是此时提起来,李景洲也显得十分自豪。

    丁建华说,孙庄村除了一支男子盘鼓队,其余3支都是女子盘鼓队。和男鼓手一样,这些女鼓手丝毫不逊色,她们同样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各种精彩表演更令人瞠目结舌。

    2013年元宵节,龙亭区的“鼓舞龙亭”盘鼓队大赛吸引了众多盘鼓队参赛。可是,参赛的队伍除了柳园口乡的小马圈村有4名男鼓手,其余的队伍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其实,人们不难发现,在几年前,在开业盛典、婚庆现场等场合,男子盘鼓队已难觅踪影,大家见到的多半是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女子在敲盘鼓,气势丝毫不输给男人。4月13日,我市一支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女子盘鼓队领队和编导贾虹说,2002年时,她们这支女子盘鼓队仅有10来个人,发展到今天,队伍已壮大到70多个人。现在,有军乐队竞争,即便是在旺季,她们能够接到一些商业演出,但一场演出下来,每个队员仅能分到几十元钱,收入甚微,很多人都萌生退意,淡季收入就更少,队伍维持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开封女子盘鼓撑起了开封盘鼓的半边天,可是开封盘鼓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不能对男子盘鼓的生存状态视而不见。

    开封盘鼓有一个人还在“战斗”

    说起开封盘鼓的发展,有一个人却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市盘鼓协会秘书长、开封盘鼓代表性传承人刘震。就连刘震自己也记不清他带着开封盘鼓队出征过多少次大赛、取得过多少荣誉。现在看来,几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多少年来,刘震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开封的大街小巷,找寻盘鼓队的老会首,通过苦磨精研、反复锤炼,在保持古朴的盘鼓技艺基础上,又将大量科研整理的自北宋以来的优美粗犷的舞姿和阵势进行编排,让开封盘鼓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4月9日,刘震拿出自己收集和整理的开封盘鼓的资料细细为记者讲解。一尺多高的资料并不是全部,刘震说,资料实在太多了,就选了其中一些,很多东西都是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不用资料也能讲出来。好汉不提当年勇,刘震很少讲述过去的光荣历史,因为他正深深地为开封盘鼓的现在和未来担忧。

    说起开封盘鼓的现状,刘震比常人有更多的感慨和无奈。他说,现在回想起来,香港回归、昆明世博会、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大庆,开封盘鼓以黄河般的气魄敲出了中原儿女的威风,震耳欲聋的鼓声荡漾在空中,久久回响在人们耳边,好像是做梦一般。尽管开封盘鼓曾独占鳌头,但现在的发展状况确实该好好思量。

    开封盘鼓舞是一种群体美,表现了黄河汉子的刚烈尚武、好勇轻死的慷慨之气,凝聚着北方人民刚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开封盘鼓本就是一种属于男人的艺术,只有男人的阳刚之气才能敲出盘鼓的壮烈和凝重。从开封盘鼓鼎盛时几千个男人敲盘鼓的气势,到现在男子盘鼓队伍锐减,人们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缺少了男人的开封盘鼓,已经从鼎盛跌入了低谷。

    当年将开封盘鼓敲出名气,即便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刘震也总是不遗余力,亲自上阵。近年,为了让开封盘鼓这个民间技艺不丢失,年过六旬的刘震从未停止努力,他一次次做出开封盘鼓详细的发展规划,希望能够组建一只开封盘鼓示范队伍,培养一批盘鼓精英,把他毕生的经验和技艺都传授给他们。为了开封盘鼓重振雄风,刘震从未放弃努力。

    挖掘品牌价值期待开封盘鼓再续辉煌

    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孕育了闻名世界的黄河文化。而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沿岸儿女又创造了五光十色的民间艺术,它们犹如一串耀眼夺目的明珠。开封盘鼓就是这串明珠中最灿烂的一颗宝石。然而,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此时,这颗无人擦拭的宝石,光芒已有些黯淡。

    面对开封盘鼓发展的逆境,很多人都在思考,都在担忧,只是不知该从哪里做起。4月10日,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葛艳丽说,文艺人做文艺是把好手,可是将文艺变成经济,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开封盘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封民俗艺术的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品牌价值不可估量。如何将民间艺术变成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这其中的方式、方法需要我们为开封盘鼓量身定做。

    开封盘鼓要想重振雄风就要以市场化运作促进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当下,开拓经营思路,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开封盘鼓具有良好的人才和技艺资源,把它经营成一个特色文化产业,条件是具备的。与其他地方的鼓舞相比,开封盘鼓的市场竞争力依然十分强劲,只是缺乏熟知市场化运作的团体和人才。有了市场,深度挖掘开封盘鼓的文化内涵,拓展市场空间就显得更加重要。找准开封盘鼓的文化定位,拓宽开封盘鼓的适应性,使敲鼓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表演,比如开个盘鼓生产厂、办个盘鼓学校等,利用开封盘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多元化发展,多做尝试也未尝不可。

    开封盘鼓是祖辈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开封盘鼓面临发展困境,我们不能让它抱着荣誉睡大觉,而应该积极为它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重振开封盘鼓雄风,再续开封盘鼓辉煌,让它在开封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因为开封人离不开盘鼓,古都开封需要盘鼓。

    记者手记

    在采访开封盘鼓的几天中,我多次走进乡村,一直盼着能够听到开封盘鼓那震天撼地的鼓声。可是,几位老会首告诉我,现在想在村里听到鼓声,难了,队员们不好组织了。他们担心开封盘鼓在他们这一代失传,心焦啊!

    敲鼓不能养家糊口,有家有口的男人都改行了。这样做本也无可厚非。只是想来,是不是他们对开封盘鼓的未来失去了信心?

    什么事情有高潮就会有低谷。现在开封盘鼓发展得不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这种情况熟视无睹,没有行动。开封盘鼓代表着开封人的精气神儿,开封盘鼓咋能偃旗息鼓?(原标题:开封盘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网(2013-04-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