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开封

忆曲剧《山鹰》

2013/12/23 17:57:41 点击数: 【字体:


忆曲剧《山鹰》


    时光如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前不久,一群老知青相聚,忽然想到距1973年下乡已经整整40年了,不禁感慨万千,心潮澎湃。虽然40年弹指一挥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国家和个人命运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下乡前观看曲剧《山鹰》的情景如在眼前,记忆仍然那么清晰。

    1973年三四月份,凡是报名上山下乡的高中生或初中生,学校都要发给一张戏票作为奖励,让到位于吹古台街的市政府礼堂看戏。戏的名字叫《山鹰》,剧种是曲剧。

    《山鹰》的剧情很简单,政治色彩很浓,具体情节我记不清了,但主要情节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反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当“赤脚医生”的故事。虽然是新编现代戏,但仍然没有摆脱样板戏“三突出”、“高大全”的模式,突出的是两条路线以及公与私的斗争,塑造的是如山鹰一般在山区展翅翱翔的知青形象,目的在于用艺术的形式感化、激励即将奔赴广阔天地的知识青年。尽管剧情的说教味道较强,但观众还是看得津津有味。主要是几位老艺术家寇香菊、李宝山、张凤梧等精彩的表演撑起了这台戏,征服了观众。其中年轻的主角女赤脚医生(原谅笔者想不起她的名字)一段“我把青春献青山”唱得荡气回肠,优美动听,唱得台下的学生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插上翅膀飞到农村去,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扎根农村,茁壮成长。

    40年前的曲剧《山鹰》犹在耳。那么,《山鹰》的剧本是谁创作的呢,又是谁谱的曲呢?

    1972年,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搞样板戏的大环境下,地方戏的发展十分不景气。河南省著名剧作家孟庆华想改变现状,于是和著名曲剧音乐家、河南省曲剧团国家一级作曲、享誉全国的曲剧名剧《卷席筒》的作曲潘永长先生合作,写出了大型现代曲剧《山鹰》。令孟庆华和潘永长没有想到的是,曲剧《山鹰》搬上舞台后,一炮打响,在郑州连演420多场,盛况空前。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数百家剧团,纷纷找到潘永长学习这部戏。有的剧团把《山鹰》移植成了当地剧种;有的剧团就干脆原戏照搬,改唱曲剧;而当年的兰州豫剧团、贵阳豫剧团、西安狮吼豫剧团,全都挂着豫剧团的招牌唱曲剧;《山鹰》顿然间成了一道奇异的艺术之光,河南曲剧仿佛在一夜之间焕发了生机活力,开始了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山鹰》的主演高桂枝提起当年盛况,感慨万千:“当时很轰动,介绍信排着队在那。申凤梅还找我要票呢!咱省里也很多剧团来学,包括崔兰田和张宝英。”不夸张地说,《山鹰》在当时起到了挽救一个剧种的重要作用。

    笔者当时看到的开封市曲剧团演出的《山鹰》,也许就是用的郑州市曲剧团初期的本子。与其说开封的观众喜欢曲剧《山鹰》,不如说开封的观众更喜爱曲剧。因为曲剧的源头在开封。 曲剧曲牌源于宋兴于明而盛于清。曲剧源出宋词,发端于开封,在开封有着厚重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1956年5月12日成立的开封市曲剧团,其前身就是1946年秋在开封成立的警钟剧社,主要演员有张新芳、刘道德、李玉林、张凤梧、李宝山、寇香菊、白雅泉等,主琴师蔡双河。《陈三两》、《槐树庄》、《狸猫换太子》三剧的演出可视作开封市曲剧团发展中的三座里程碑。1979年9月,开封市曲剧团改编的新《狸猫换太子》正式公演,在同一剧场连演7个月218场,观众达25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后由河南省电视台录成两集电视片,为开封曲剧团的成长和发展再树里程碑。可惜的是,随着剧团体制改革和电视节目的普及,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封市曲剧团被撤销。

    从曲剧《山鹰》,想到曲剧的兴衰,不禁浮想联翩。在我市要做大、做强宋文化的今天,曲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理应有它的一席之地。因为,开封广大市民仍然是曲剧的忠实观众。李树友【原标题:忆曲剧《山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开封日报 2013年12月1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