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开封

一出《三上轿》 半生未了情——记祥符调传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关灵凤

2013/4/13 9:03:51 点击数: 【字体:


    祥符调简介

    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带地区流行的一个豫剧分支,为标准的中州正韵。作为豫剧的主流,祥符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粗犷、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风格。祥符调是中国戏剧艺术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明星,是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生逢国难,她在颠沛流离中练就金嗓钢喉;长遭失明,她在目不见物下走位分毫不差;壮遇浩劫,她在艰难困苦中修炼玉汝于成;晚觅良材,她在芸芸众生中谋求薪火相继。79岁的当代中国豫剧“祥符调”巨匠关灵凤如同她的成名作《三上轿》一样,在一波三折的命运中一次次逆水行舟,一次次砥砺不懈,一次次涅槃重生。

    初识《三上轿》

    13岁的她结缘“祥符调”

    上个世纪30年代,在河南农村许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卖了牲口押了套,要听狗妞《三上轿》。”可见当时这出戏在中原民众中的影响力是多么大。狗妞何许人也?她就是祥符调传人、豫剧皇后、第一代女演员陈素真,狗妞是陈素真的小名。

    陈素真曾经公开说:“在我一生演出的剧目中,有一出对我的艺术创作影响比较大的戏,就是《三上轿》。”《三上轿》是一出描写贫家弱女只身报仇除暴的壮烈悲剧:崔金定的丈夫被恶霸毒死,公爹又身陷囹圄,逼亲花轿临门,她身怀利刃与婆母、幼子告别,分手的时候一气高唱了200多句戏词。这200多句戏词不是一般的叙事述景,而是崔氏上轿前的生死离别,不仅要一气呵成,还要把高难度的“波颤音”、“含韵”、“三起腔”相继融于唱腔之中,难度极大,非常不好掌握,用行话说是非常吃工。这出堪称祥符调百科全书的大戏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够驾驭。

    1945年,经樊粹庭引荐,时年13岁的“金嗓钢喉”关灵凤拜陈素真为师,成为陈派艺术第一代传人。而关灵凤从师后学的第一出戏就是《三上轿》,实为陈素真“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殷切期望,即从最难处学起,打好基本功。

    摸索《三上轿》

    20岁的她涅槃“金凤凰”

    1952年,关灵凤受聘于开封市豫剧团,第一次登台演出就赢得满堂彩。关灵凤那高、亮、甜、宽、柔、润、高低不挡、真假嗓结合的嗓音,把祥符调悠扬、柔润、缠绵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称“汴京‘金凤凰’”。

    正在声名鹊起的时候,关灵凤遇到了一场不虞之灾。一场怪病夺去了她善睐的明眸。失去了视力的关灵凤还没有翱翔的时候就被折翼了。

    “拉我上舞台!”关灵凤语气坚定地告诉所有的人。在众人讶异与同情交织的目光中,她回到了强光聚焦的舞台。“桌椅在哪里?布景在何处?从哪里上场?中间要走几步路?”关灵凤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常人所体会不到的努力,将台上的一切都印在了脑海里,用心演戏,创造了盲人登台演出的奇迹。这位涅槃重生的“金凤凰”让人们认识到,她是颗恒星,会继续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人生的历练、曲折的生活,让涅槃重生的关灵凤开始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三上轿》里的悲苦与无奈,她将唱词中的苦情诠释得淋漓尽致。200多句超长的演绎裹挟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开封有着1700多个座位的大众剧场连演47场,场场爆满。

    1956年,正是凭着《三上轿》的精彩演出,关灵凤与其师陈素真、常香玉等并驾齐驱,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中荣获最高奖,一举奠定了其在豫剧界的地位。

    再演《三上轿》

    50岁的她获誉“苦菜花”

    关灵凤坎坷传奇的人生经历,不但没有让祥符调蒙尘,她怒放的生命反而又给祥符调点染上一笔更加浓重、更加神秘的个性色彩。

    为进一步发扬陈派艺术,关灵凤曾在“牛棚”里脸贴脸地跟陈素真排戏,领会动作、身段,把祥符调陈派艺术的绝技滴水不漏地传承下来,个中甘苦唯她方知……

    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关灵凤率领着开封市豫剧团赴首都公演豫剧祥符调陈派代表作《三上轿》,一举震动京城。承担此次演出的长安大戏院空前热闹,万人空巷,预先安排好的几场戏票很快售空,许多没有买到票的人挤满了剧场的过道,非要亲眼看一看双目失明的陈派传人关灵凤的英姿。

    随着帷幕的缓缓拉开,已经50岁的关灵凤走上舞台,宝刀不老,用她那仍然是“金嗓钢喉”的祥符调,气力充沛、响堂而又挂味地连唱200多句唱词而游刃有余,博得了满堂喝彩,征服了台下所有的首都观众……

    在知天命之年,关灵凤以独有的坚忍誉满京华,在全国唱响了祥符调的最强音,被称为“豫剧中的‘苦菜花’”。此时的关灵凤深得陈派艺术的真谛,她根据陈派艺术风格和自身特点,继承并有所发展地演出了许多陈派的代表剧目,如《柳绿云》、《三拂袖》等。在这些剧目中,她根据陈派声腔特点和自己嗓音的特质,在声腔上进一步发展强化了陈派艺术。

    同时,她还以祥符调和陈派表演艺术为基础,广泛吸取豫剧其他流派之长处,成功地演出了《春秋配》等剧目。关灵凤逐渐成为一个能“悲”能“喜”,能“文”能“武”的全才演员。

    重提《三上轿》

    79岁的她说破“金嗓子”

    到了“人戏俱老”的炉火纯青之境。而今两鬓斑白的她仍在自己深深挚爱的艺术长河中,为传承和发展祥符调而苦苦求索。1985年退休后,她和丈夫、戏曲导演霍林创办了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艺豫剧团,专门为残疾人义演。

    记者采访之时,巧遇关灵凤的弟子、市豫剧团前团长李红玲,从艺40年的她要举办纪念演出,临行之际请老师指点一二。

    在关灵凤家客厅的方寸之地,79岁高龄的关灵凤说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迈着步伐来了几串动作。虽然没有上妆,可是她纤手掠过鼻翼,仍然可以传神地表现出剧中新妇羞涩的心理状态;腿弓步疾走,张开的双臂一翻,仍然可以隐约地显露出水袖曼舞的轻盈柔和。一个片段下来,在场的人看得目不暇接,听得津津有味。

    “剧目《三上轿》唱腔虽好,但内容有些低俗,我和老伴儿在琢磨这个剧目时,用原来的唱腔再换上新词儿,创作出一本故事性很强、唱腔优美的剧本,受到很多剧团的青睐。”关灵凤告诉记者。

    由于《三上轿》太过出名,而且这部祥符调的巅峰之作与关灵凤命运的完美契合,让她成为传承人的不二选择。很多戏迷、票友、弟子纷纷前来求教,她无不倾囊相授。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发扬祥符调,关灵凤撇开门户偏见,听闻三门峡市豫剧团要演辍演了近20年之久的《三上轿》时,她抱病亲临现场指导。2008年9月,如泣如诉的唱腔和悲剧情节在郑州重现,白发苍苍的关灵凤一亮相,让人不禁心生时空交错之感,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只要想学,谁学我都教。”关灵凤说,“祥符调是先人传下来的瑰宝,我定要将其发扬光大,流传下去。”不论是谁,只要和她说戏,关灵凤就会用不减当年的“金嗓子”一说就是两三个小时,直到说破嗓子为止。【原标题:一出《三上轿》 半生未了情——记祥符调传承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关灵凤】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作者:叶森 2011-04-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