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在开封影响深远,清末城内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坠子研究会,最早的坠子唱片就是在开封灌制的,自此流传京津,风靡全国,成为全国十大曲种之一。
河南坠子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河南省流入河北南部,并流播至邯郸、邢台、石家庄地区和唐山市。 民国九年(1920),河南开封赵吉祥(绰号黄马褂)到临漳县石营前屯一带开班收徒,教授河南坠子,先后向赵学艺的有邓文仪、郭同堂、刘金贯、朱志章、姚忠臣、杨茂林、郭小屯等。冀南一带从此也成了河南坠子发展的大本营之一。河南坠子乔派创始人之一的乔利元,开始是在大名县拜程长会习唱山东大鼓,后改唱河南坠子的。其徒乔清秀从艺之初,也在石家庄、保定等地演唱。
民国十六年(1927)乔清秀等人在石家庄演出时,书场老板给她挂出了“盖河南”的牌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北省内一些唱山东大鼓的艺人开始改唱河南坠子,如大名县李和春,馆陶县的张明斗、王秀兰夫妇等。四十年代初有“盖直隶”之称的魏金凤的儿子魏忠欣(绰号吸铁石)和妹妹“七岁红”唱“对口”坠子,红极一时。同一时期,有王秀红、程玉兰、杜凤兰、巩志红等在唐山演出河南坠子,也很有名。此后,河北出现了一批坠子名家,如临漳县的邓丰林(绰号“机关枪”),南宫的张秀清(绰号“小钢炮”),大名县的齐秀云(女)、李桂兰(女)和邯郸的周凤霄(女)等。 河北流行的河南坠子,艺人多由唱山东大鼓和渔鼓的改行,因此所唱曲调或多或少带有山东大鼓或渔鼓味儿,且演唱时使用河北话,因而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河南坠子艺人还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宣传工作。1937年,永年县的刘成名编演了《血战卢沟桥》,在山西太原演出,获有关方面奖励,并将奖金七十元捐给抗日战士;1939年,馆陶县的王秀兰、张明斗带领家庭说唱组参加抗日宣传,演出《血战卢沟桥》、《青年参军》等节目;1942年,肥乡县的梁五爱、梁大爱依据报载故事编演了二十回中篇河南坠子书目《小老韩参军》,演唱后受到欢迎。是为最早的河南坠子中篇新书目之一;1948年,临漳县的邓丰林编演《伪军回头》、《浪子回头金不换》等节目,动员国民党军人家属影响自己的亲人反正,被誉为“机关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河南坠子在冀南、冀中盛行,据不完全统计,1958年以前从业人数多达五六百人。李和春、李桂兰、程玉兰、刘金铃、刘宝铃、七岁红等艺人先后参加了河北省曲艺实验队,演唱河南坠子。此时,许多河南坠子艺人还组织起来,演出化妆坠子。使其由曲艺形式脱胎为戏曲形式,一时全省河南坠子剧团达三十多个。1958年后,多数坠子剧团被裁减,大部分艺人复以说唱河南坠子为生。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北的河南坠子演员,仍为数可观,但著名演员不多见。 河南坠子演出形式,有演员一人自拉坠胡坐唱,井脚踏响板击节伴奏的,有一人手持木板击节站唱,一人操坠琴(胡)伴奏,且帮说帮唱的;也有二人对唱的。 传统河南坠子的书目以短篇、中篇为主,短篇如《借髢髢》、《小黑驴》、《偷石榴》以及“三国段”;中篇如《大宋金球(鸠)》、《丝绒计》/《响马传》、《刘公案》、《海公案》等。艺人在书馆靠地演出时则唱长篇书目,如《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等。这类书目大都是从西河大鼓、山东大鼓、木板大鼓移植过来的,如乔清秀即于民国十七年(1928)拜临漳县山东大鼓艺人潘春聚为师,学其《三打天门》、《五虎平南传》等书目。【原标题:河南坠子的创始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