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父城下
2013/8/21 17:09:4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典故释义:“拒父城下”此典常用来喻指号令严明,不因亲徇法。
典源:典出《宋史·太祖本纪》。典言宋太祖赵匡胤早年战争中执法严明之事。
五代后周世宗时,赵匡胤掌管禁军,在与北汉进行的高平之战中,建有奇功,被授予殿前都虞侯衔,领严州刺史之职,在后周诸大将中素以能征善战、执法严明著称。世宗三年(956年),匡胤随世宗征淮南,大败南唐军,入据涡口(今安徽蒙城),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15万众之军来战。当时正处两军交兵之际,一日深夜,匡胤父赵宏殷(时亦为后周大将,一同率军南征)率本部人马抵涡口城下,令人高呼开门。匡胤在城门上答道:“父子关系固然亲密,但城门的关与闭,关系到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存亡,不可草率从事。”因而将其父拒于城外,直到次日天明,才让其父进城。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