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县西南部50里的大岗李乡赫庄村,处于通许、尉氏、扶沟三县交界处的偏僻地段,赫庄锣戏团就生存在这里。锣戏是古老、稀有的剧种,历史文献中又称“罗戏”、“猡戏”等,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在戏剧史上兴盛一时,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传说,锣戏创始于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时期,那时的锣戏是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来的宫廷戏,因此,锣戏也叫“乐戏”。据史料记载,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因锣戏的唱腔原始、粗犷,登不上大雅之堂,多次遭到统治者的禁演。而当时,锣戏非常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从黄河西岸到淮河流域,到处都有锣戏的足迹。清代的一些有关史料,多是介绍演唱、禁唱锣戏的情况。民间艺人讲,“一罗、二簧、三弦、四柳、五越、六郴”,锣戏排在诸剧种之首,簧指京剧、梆是锣戏,说明锣戏比京剧、锣戏都早。古时,民间的一些敬神、还愿、庙会等都要唱锣戏。日寇入侵通许以前,通许县邸阁镇三月三庙会,年年都有锣戏演出。
锣戏是一种以曲牌为主体的剧种,有72调门,其中[耍孩儿]是核心调门,其它许多调门都是由[耍孩儿]变化而成的。锣戏的伴秦乐器以唢呐为主,其他有笙、笛、尖子号、海螺(号角);打击乐器有大锣、大镲、大铙、大鼓(俗称“四大扇”)。在表现武将大官出场、升帐、战争等较大的场面时,大小铜器同时使用,再加上数支尖子号、海螺一起吹奏,金鼓齐鸣,气氛壮严,声势浩大。
锣戏的剧目多为历史故事戏、帝王将相戏,俗称“袍带戏”。据赫庄锣戏老艺人讲,他们的锣戏祖师“三伏”(艺名。清朝人,锣戏旦角演员,真实姓名、籍贯等已失传)会唱500多出锣戏。老艺人的去世,许多锣戏也随之失传。目前赫庄锣戏团还能唱30余出锣戏:《狸子精下凡》、《西游记》、《齐天大圣》等。卷戏常与锣戏一起演出,赫庄锣戏团目前能演唱的卷戏剧目有30余出:《花打朝》、《七奶奶》、《包文正》、《打面缸》等。
1953年,通许县赫庄村各家各户捐粮食,重建锣戏团,演员有30多人。农闲时演戏。赫庄锣戏团最兴盛的时期是1956—1958年,演员达60余人,在通许县周边农村演出,一天三台戏,10天不重样,观众多达一二万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娱乐项目层出不穷,锣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锣戏面临失传的危险。通许县政府2004年12月制定了锣戏保护方案,开展了对锣戏的抢救工作,拍摄了录像、照片,建立了一部分锣戏档案。2001年以来,河南电视台、开封电视台、《河南工人报》《开封日报》等对通许县锣戏作了报道,呼吁抢救锣戏。2007年4月,通许县锣戏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