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人杰地灵,中站区也是卧虎藏龙。上周,记者与《大河报·厚重河南》栏目记者姚伟等前往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探访明朝忠臣张昺祠墓。从市区沿建设路西行8公里,记者来到了北朱村。张昺祠在北朱村西南隅,墓在村西北。在张昺祠,张昺的后人——北朱村老年协会会员张征行、张征保向我们介绍了张昺的一些情况。
张昺(1358年至1399年),山西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岭上村)人,明代初期任工部右侍郎(工部副职)、北平布政使(北平行省最高行政官员)等职,《明史》有其传记。
张昺人品好,才学佳,善治事,仕途顺达,先做县令,后任知州府。张昺为官清正廉明,勤于国事,励精图治,政绩卓著,明代洪武年间,官至工部右侍郎和刑部侍郎等职。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建文帝继位。为了控制诸藩王的势力,建文帝开始削藩。十一月,张昺出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任北平都指挥使,受密旨,监视燕藩皇叔朱棣。建文元年六月,张昺等人部署在城七卫及屯田军士,列九门驻守,将执燕王,因都指挥使张信及库吏李友直向燕王告密,事败,反被燕王所执。燕王劝其降,昺曰:“宁可断头死,莫做易主臣。”仗节不屈,以身殉职。
张昺逝世后,明成祖朱棣羡公之忠,特敕封其为都城隍,立庙名之。建文帝为表其赤心奉国、忠贞不贰,赠礼部尚书,谥号“贞毅”。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驾崩。十一月,明仁宗颁诏为张昺等人平反。正统年间,明英宗嘉其刚直强悍、威武不屈,堪为表率,赠兵部尚书,褒其忠义节烈,至大至刚,谥号“忠烈”。明万历元年,神宗皇帝诏示天下,为建文朝忠臣平反昭雪,对其后裔予以优待。南明皇帝朱由崧为抵抗清军入侵,于弘光元年(1645年)赠张昺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谥号“节愍”。张昺以身殉国,气壮山河,慷慨激烈,百世流芳,万代敬仰。
张昺祠坐北朝南,进深100米,横宽13米,占地1300平方米,两进四合院形式,由山门、中庭、大殿前后东西厢房和影壁墙组成。除中庭被毁外,其余建筑保存完好。该祠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现大殿的椠杆上尚保留有题记。据祠内碑刻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曾对该祠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张氏裔孙对该祠进行了维修,是我市市区保存较好、结构完整的明代大型古建筑。
张昺墓位于北朱村西北,占地40余亩。据张氏家谱记载,张昺长、次二子迁居焦作,可能将其父张昺的骨灰或遗骨带了过来,然后在此建墓祭祀。张昺墓冢呈半圆形,高约4米,直径约13米,四周以青石墙围砌,冢前有碑楼一座,内镶3米高石碑一通,上刻“明赠兵部尚书张公讳昺之墓”。两侧刻对联一副:金陵受丹诏奉命效忠公列首,燕山凛大节亡身殉难谁争先。横额为:乾坤正气。600多年后的2000年9月25日,张昺祠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昺为彪炳史册的明初重臣,故二十四史之《明史》为其立传。张昺不仅是焦作市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河南历史名人之一。他铮铮铁骨,忠贞不贰,舍身殉国的忠烈壮举,永远是后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