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窑黑陶作品展示
沁阳朱载育纪念馆展示的硕大纯铜唢呐
民间“怀梆”剧团演员们演出前和老乡聊天
有这样一批艺术,生于乡土,兴于民间,百姓钟爱,比如“沁阳怀梆”、“沁阳唢呐”、“盆窑黑陶”、“高抬火轿”等早已载入中国文化史册,随着历史变迁,这批艺术如今却被边缘化,濒危失传;有这样一群农民,对这些乡土艺术痴迷发狂,珍爱如命,他们投身其中享受快乐,传播快乐,无私传承,自谓是“快乐农民”,尽管困难重重,却矢志不移。
壹
一群“老怀梆”的快乐
8月10日下午,在沁阳市宋寨村,民间“怀梆”剧团正在演出《穆桂英挂帅》。这个剧团是农民自发组织,共42人,没有报酬,纯义演,演员们“唱念做打”有模有样,很有点专业味道。观者数百人,大多是老人,不时有人喝彩,掌声不断。
演穆桂英的王淑珍大娘亮了一嗓,其音高亢,底气十足,根本看不出她已69岁。她一个亮相道:“俺唱‘怀梆’就图个乐,只要乡亲们爱看,俺就一直演下去。”
沁阳市现有“怀梆”剧团12个,全是民间自发团体,清一色农民演员,由于甚爱“怀梆”,自掏腰包演出也心甘情愿。
沁阳是古怀庆府所在地,故本地戏就叫“怀梆”。据史料记载:“怀梆”始于明朝,兴于清末民初,鼎盛期当数上个世纪70年代,几乎村村都有“怀梆”剧团,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比拼“样板戏”, 场面甚是红火,仅演员就有6000人之众,“怀梆”剧团有300多个。
73岁的赵玉清是国家指定“怀梆”传承人,每年国家给其拨“传承经费”1万元。她说,为了传承“怀梆”, 她跑农村,进学校,印资料,制光盘,组织演出,总算有学校答应安排“怀梆课”,这是她今年最大的收获。
有资料显示,沁阳10余个“怀梆”剧团的演员平均年龄达56岁,最长者79岁,最小的也已51岁。40岁以上的观众占90%,儿童占0.9%,年轻人占0.1%,农村观众群老龄化,观众逐年递减。
卸了妆的唐大娘意犹未尽,她学了新戏,非让赵玉清指点一二。她说:“俺49岁才学‘怀梆’ ,53岁登台,是‘怀梆’让俺充实快乐,就是不知道还能快乐多久,等‘怀梆’没人看了,俺的快乐也没了。”
赵玉清听了这话很难受,她感觉肩上的担子太沉、太重了。
贰
“中国唢呐王”的诉说
未进李家门,一曲《百鸟朝凤》已飞入记者耳中,手搦、卡腔、鼻孔吹、龇牙吹、多唢呐轮换吹,精湛技艺惊叹四座。
李金海是沁阳老牌唢呐班“麻金班”的传人,今年59岁,曾为乡亲表演硬功唢呐一气吹十里,沿途百姓无不叫好。他说:“现在喜欢唢呐的人越来越少,全市只剩下16个唢呐班了,唢呐在沁阳已呈后退迹象。”看着李金海投入的演奏,仿佛依稀看到唢呐在沁阳鼎盛期的景象。
唢呐俗称喇叭,1000多年前从波斯国传入我国,明代引入中原,明代乐律大师朱载育(沁阳人)创造了“十二平律理论”,他将唢呐改为“三眼管子”,使唢呐高亢嘹亮,音域宽广,变化莫测,表现力极强。因其是在沁阳做的改良,沁阳人由此得益,沁阳唢呐在全国独树一帜。明末清初,沁阳唢呐盛行,“贾家班”、“毛旦班”、“麻金班”、“贺家班”等名震乡里,“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嫁闺女,女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等顺口溜至今在当地流传。那时,沁阳有唢呐班210多个,婚丧嫁娶,喜庆悲呜,1000多年来,唢呐一直伴随着乡亲们的生活。
但是,沁阳唢呐各派系传人现在最担心的是唢呐失传,最害怕的是唢呐发展停滞不前。
“贺家班”唢呐传人贺徳义这几天很郁闷,传承人问题一直无法解决,“70后”争着学,“80后”推着学,“90后”不学了,唢呐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本来“接班人”就难找,现在孙子辈都不愿学,说“费劲,没出息,赚钱少”。贺徳义老人告诉记者,他真怕“贺家唢呐”在自己手里失传。
沁阳市现有的16个唢呐班全在民间,尽管全国唢呐大赛多次在沁阳举行,沁阳唢呐摘金夺银,可沁阳唢呐班逐年减少却是事实。
沁阳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李国盛向记者介绍,沁阳唢呐生于乡土,兴于民间,从古至今百姓甚爱,唢呐已深深植根于百姓中间,群艺馆为普及沁阳唢呐想了不少办法,唢呐“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正在打破,已开办唢呐培训班20多期,受训者2000多人。
在朱载育纪念馆院内,陈列着一个硕大的纯铜唢呐,长5米,喇叭口直径1米多,人称“中国唢呐之王”, 这个唢呐能演奏乐曲,彰示着沁阳唢呐昔日的辉煌,诉说着沁阳唢呐的悲喜人生。
叁
百年盆窑黑陶的无奈
前段时间下大雨,盆窑村黑陶窑口又坍塌了几个。
村民们说,1982年发洪水,盆窑烧制黑陶的百年窑口遭遇灭顶之灾,后经村民抢救,才保住12个窑口。窑口坍塌,也让盆窑黑陶传人王根上的黑陶生意濒临倒闭。
据史料记载,王太新是盆窑黑陶的创始人,清末时期,王太新烧制的黑陶大鱼缸、大花盆被紫禁城、颐和园选中,他还别出心裁制作出象鼻鼎、团尊等10多种黑陶制品,其作品远销***,并曾在“万国博览会”上荣获过金奖。
盆窑黑陶已有百年历史,世代相传至今,盆窑村也是黑陶制品专业村,每个窑口年可收入3万至5万元,曾是盆窑村村民的主要致富手段之一。
村民侯小三向记者介绍,村里最多的时候曾经有180个窑口,现在却只剩下不到10个。他说:“孙子登轮子,父辈做制坯,妇女干雕花,祖辈技术指导。红火时,村里家家户户从事黑陶业。”
从“文革”起,盆窑黑陶业日渐衰落,窑口锐减,老艺人相继病亡,全村掌握黑陶制作工艺技术的还不到20人,年轻人学艺的仅有5人。黑陶制作已不再是村民们的首选,尤其是年轻人,认为干这营生太累,赚钱少,没出息。
村民王正成是王太新的嫡孙子,也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盆窑黑陶指定的唯一传承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王正成怕祖传黑陶技艺在他这辈失传,他选中了儿子王在军,耐心开导,儿子才勉强同意,辞了月收入2000多元的工作,当了他的“徒弟”。在整个盆窑村,黑陶制作技艺只剩王在军这个单脉传人。
据李国盛介绍,“沁阳怀梆”、“沁阳唢呐”、“盆窑黑陶”、“高抬火轿”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经普查,沁阳市区和329个行政村共有13大类7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个个都极具沁阳特色,亟须得到保护和延续。(原标题:沁阳乡土艺术濒危艺人担心工艺技术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