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戏的代表,产生和演出于河内(今焦作地区),《旧唐书·音乐志》说:“踏摇娘生于隋末河内。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舞,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声,而被之管弦,因写其夫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改其制度,非旧旨也。”它的情节和表演不仅有人物,有冲突,有表情,有动作,有独唱,有说白,有化装,还具有“代言体”手法,有女伶出场演出,它已经具备了后世戏剧所必有的各种条件,尽管在戏剧结构上还不太成熟。
宋元时期,傀儡戏(木偶戏与皮影戏)最为盛行,时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药法傀儡,于清末民国初年尚在焦作博爱演出。北宋“靖康之变”后,教坊艺人辗转流亡,有一支从开封城西出发,出巩县渡黄河,经沁阳入山西,这就造成了金元时怀庆府地区杂剧的繁荣。有地下出土文物为证,如建于承安四年(公元1199年)、筑有散乐图像石的焦作王封邹琼金墓;刻有《兰陵王》杂剧图的另一座焦作金墓;建于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模型舞台上嵌有五块杂剧砖雕沁阳宋寨金墓;石棺上有线条刻杂剧表演图式《小石调嘉庆乐》的修武李万金墓等。可惜由于时人对戏剧的鄙薄,不屑将其记录,对于怀庆府金代杂剧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最能代表怀庆府戏剧文化成就的是诞生于清中叶、传唱至今的怀梆。众所周知,怀梆属于梆子腔的一种,而梆子腔最迟于明末清初在山西和陕西的部分地区形成雏形。山陕梆子起源于当地的民歌说唱,渐次演变,发展成为一个以山陕地区为中心、遍布全国的声腔系统。河南梆子是清初大一统“山陕梆子腔”的一个分系。18世纪前期开始衍变,首先在曲牌体中楔入十字句,名“十字调梆子腔”;又加进“集唐”七字句,一度被称为“干梆戏”或“梆子秧腔”。在嘉道两朝方始基本形成以板腔为音乐主体形式的梆子戏,之后囿于各地方言影响,梆子戏在中州四域从调高上又演化出平背侧月四派唱路。平即平调(北路),它在发展中结合怀庆府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逐渐脱离母系形成独立的剧种——怀梆。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中记载的河南梆子(豫剧):“稍事变通,行于沁阳一带者,曰怀调,亦称怀梆。”因沁阳与山西上党地区毗邻,怀梆与上党梆子也有一定的关联。清中叶,怀庆府一带开始有怀梆班社流动演出,清末至民国时期是其成熟兴盛期,曾有“五府皆怀梆”之说,即指怀庆府、彰德府(安阳市)卫辉府(汲县市)、大名府、顺德府(邢台)都有怀梆剧团的演出。2006年5月,怀梆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訾永明【原标题:怀庆府戏剧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