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说,油茶利润低,不如其他生意赚钱。
一油茶传人愿无偿捐出油茶商标和制茶秘方
民俗学家呼吁,传统茶文化需要坚守
□记者 游晓鹏 文图
核心提示
一壶浓茶,缓缓入喉;茶香果香,芬芳四溢……极盛时,武陟油茶从业者不下万人;但如今,传统油茶铺在当地屈指可数!
拥有千年历史的武陟油茶,正随着工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渐渐失却了其特有的“手工美味”。今年8月,武陟油茶传人王勇公开表示,愿无偿捐出自己的油茶商标和制茶秘方,希望有心人能“接棒”,把油茶文化传承下去。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油茶原产地武陟已鲜见传统油茶铺,散发独特文化魅力的油茶壶更是难寻。对此,民俗专家呼吁,传统茶文化需要坚守,只要坚守,“好货不怕没人识”。
“壶公”传人找人接棒
愿无偿捐出商标秘方
“我愿意把自己的图形商标和油茶配方无偿提供给他使用,算是对武陟的一种报恩吧。”王勇说。
“如果有人愿意继承发扬传统武陟油茶文化,我愿意把自己的油茶商标和制茶秘方无偿送给他。”45岁的王勇手握一沓“漫壶公”商标对记者说。
王勇生在新乡,与武陟油茶缘分颇深。王勇的父亲是位军医,上世纪60年代末,王父在武陟认识了当地人李大爷。李大爷家世代做油茶,几年后,王勇全家迁居新乡,李大爷一家也搬到了新乡。
“我自三四岁起就整天待在李大爷家。”王勇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大爷家的铜制油茶壶,直径约半米多。李大爷做油茶时花生、核桃仁放得多,炒制时用的是香油,很受大家喜爱。
对李大爷选料、炒料、搅拌、冲制、灌壶等制茶步骤,王勇烂熟于心。后来,王勇上学后,去李大爷家少了,渐渐就断了联系。“不过,李大爷做的油茶味道,我一直记在心里。”王勇说,他不知道李大爷的名字,只记得人家都叫老人“壶公”。
1996年,王勇从部队转业回乡,途经西安,发现夜市上有武陟人在卖油茶,很受人喜爱。王勇萌生了一个想法,继承李大爷的衣钵,做武陟油茶。他回忆李大爷制作油茶的程序和方法,查找资料,还多次前往武陟寻找李大爷家人,虽然没有找到,但他的精神感动了一位当地老油茶人,学到了更具体的制作方法,掌握了地道武陟油茶的原料配方。
2000年前后,王勇的油茶铺在新乡开张。“武陟油茶具有千年传统,油茶壶是这种传统的重要载体。”王勇说,他为此特意制作了一把老式铁制油茶壶。2005年,王勇为油茶注册了商标,起名“漫壶公”,有“漫漫历史中的壶公”之意。王勇还根据记忆中李大爷的穿戴,画了商标图形:一个穿着大裆裤怀抱油茶壶的老人。
“我是喝武陟油茶长大的,手艺是跟武陟人学来的。我希望有心人能接棒,把‘漫壶公’接回油茶故乡武陟。我愿意把自己的图形商标和油茶配方无偿提供给他使用,算是对武陟的一种报恩吧。”王勇说。
小作坊难过认证关
放弃申遗回乡寻根
他每次看到布满尘土的油茶壶,心里总有一种酸楚:油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但油茶壶却没有了归宿。
王勇手工制作的油茶,很受欢迎,为满足食客需求,他打制了200多个油茶壶,一个月净收入五六万元。这么好的生意,王勇为啥要放弃?
2007年,国家推行企业产品强制质量认证(QS认证)后,王勇的油茶铺遭遇危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我都有,但是,QS认证对企业的场地要求很严格,必须有化验室、包装间、操作间,周边50米内不能有居民区和生活垃圾等等。”王勇说,他的油茶作坊当时在一个村庄的大院里,只有4个工人、4个业务员,远不能满足认证条件。
“要想通过认证,必须挪到一个更大的场地,并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王勇说,这对自己来说并非易事,他先后找了两块场地,均告失败。
这段时间,新乡市卫滨区教体局一位副局长曾专门找到王勇,建议他将“漫壶公”油茶申请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技艺)。该区教体局负责非遗事宜的吴婷婷向记者证实确有此事。王勇却另有想法,他称自己做的是武陟油茶,终归要回武陟,在新乡“申遗”感觉没底气。
如今,在新乡早餐市场上,卖油茶的少了很多,油茶壶更难见到。王勇还保存了两个油茶壶,他说每次看到布满尘土的它们,心里总有一种酸楚:油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但油茶壶却没有了归宿。
今年8月,王勇曾就此事致信一位省领导。不久,武陟县一位副县长偕同当地农业局、文化局领导等专程赶到新乡与王勇接洽,并对其表示感谢。
“县里对这件事很重视,我们还商量,如果有人来投资,一定要在县城的显眼处建一座壶公雕塑,告诉人们武陟是油茶之乡。”曾与王勇接洽的武陟县文化馆副馆长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朱顺利说。
油茶之乡难觅茶壶
早被保温桶取代多年
让记者意外的是,老古店里看不见油茶壶。他称“用保温桶更方便”,油茶壶已被弃用多年。
9月14日一早,记者在新乡踅摸油茶壶,费尽周折才在九中菜市场找到一家油茶铺,店门口一把包着棕色皮革的茶壶分外醒目。
油茶铺老板李师傅是武陟人,在新乡开了几十年油茶铺,“同行不多了,俺家是唯一一家武陟油茶铺。”李师傅有些伤感地说,油茶与其他早餐食品价格相近,一碗不过一块五毛钱,但制作过程却复杂得多,耗时耗力,上午出摊,下午还得在家炒制。由于必备原料花生、芝麻、核桃、香油近年涨价,油茶利润低,不如其他生意赚钱。
9月15日,记者赶往武陟。这里聚集了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油茶企业,生产的都是袋装油茶粉,主要销往外地。本地的油茶餐饮铺子,只有四五家。
68岁的古天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陟油茶的传承人,他在县城的油茶铺面积不大,但常有外地人慕名而来。让记者意外的是,老古店里看不见油茶壶。他称“用保温桶更方便”,油茶壶已被弃用多年。
一个月前,老古的油茶铺刚刚完成新一轮装修,如果不是招牌上有“武陟油茶”四个字,与其他快餐店看着并无区别。老古坦言,用油茶壶十分讲究,油茶壶质量要好,不能漏气,不能生锈,外面包裹棉花或皮革要有保温效果,而倒油茶时更需要一仰一倒,否则壶中的花生、核桃仁出不来,“客人多的时候出不及”。
王勇告诉记者:“油茶壶用起来确实有些麻烦,里外都要定期清洗,另外因为材料涨价,打一把不锈钢的也要四五百块钱,铜的更要上千,老手艺人都舍不得买别的壶用了。”
传统文化需坚守
好货别怕没人识
民俗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有充分的过程,从消费、享受的角度,它永远是最好的东西。
没有了油茶壶的油茶,还是油茶吗?王勇认为,从味道上差别可能不是太大,但从心理上讲,还是老手艺人唱个喏,从壶里倒出来的油茶更香。
事实上,一些食品类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朱顺利坦言,当地生产袋装油茶的企业,通过工业化、规模化致富的大有人在。近年来,朱顺利接待外地客人,都要领他们到老古的油茶铺去。“还是手工的味道醇正。”朱说,他向老古建议,还得把油茶壶摆出来。
史料记载,武陟油茶极盛时,从业者不下万人,分布半个中国。但如今,武陟油茶为何没有像逍遥镇胡辣汤一样四处开花呢?
新乡某大型超市运营经理常保祥认为,油茶是一种区域性商品,外地人可能会喝不习惯,但消费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武陟油茶作为一种独特的美食,至少在北方有很大提升空间,逍遥镇胡辣汤、沙县小吃、永和豆浆等的经营模式很值得武陟油茶借鉴。
对油茶壶的逐渐消失,著名作家、民俗学家孟宪明深感惋惜。他认为,传统手工技艺的每一个动作,用到的每一种器具都涉及品质。形式改变了,品质必然受损。“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我们以为我们的生活水平很高,但实际上,按照过去的传统做法做出来的东西,反而成了我们的奢侈品。就像现在包装了的馒头,我们更喜欢吃小时候妈妈蒸的馍。民俗,是积淀几百年几千年的东西,它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有充分的过程,从消费、享受的角度,它永远是最好的东西。
孟宪明呼吁,民俗文化传承不单是手工艺人的事,社会和媒体要多给他们声援。当然,手工艺人们更需要对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多一些坚守,“只要坚守,好货不怕没人识。”(原标题:武陟油茶缘何难飘“手工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