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年,沁阳人乐圣朱载堉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难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载堉还担当沁阳唢呐演奏的领班人,他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在朱载堉的影响下,怀庆府一带的唢呐班逐渐增多,明未清初时的“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的“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流传着“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
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沁阳的唢呐分为四大家,即张家张大发、张改明,贺家贺疙瘩、贺金龙,马家马银河,贾家有贾麻炳。唢呐分为两大派,以沁阳境内沁河为界,沁北派有张家、贺家、马家派;沁南派主要以城内贾家派为主,两派吹奏风格各不相同,北派以唢呐、大咪为主,音色质朴雄健、不求花哨,颇见功力。南派第二代传人四大弟兄各怀绝技,手搦、卡腔、鼻孔吹、龇牙吹、手持五杆唢呐轮流抛着吹等,使人目不暇接。在四大家的强烈带动影响下,使沁阳的唢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演奏艺术有了明显提高,继承人代代相传。 2006年6月,沁阳的“唢呐艺术”由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